天天上演婆媳問題?如何溝通才能減少摩擦與心中委屈

2023-09-21

天天上演婆媳問題?如何溝通才能減少摩擦與心中委屈

2023-09-21

天天上演婆媳問題?如何溝通才能減少摩擦與心中委屈

作者: 圈圈   1500

你身為太太和媳婦的妳,那份從新婚喜悅到為家庭付出的角色轉換,總是讓你深感疲憊嗎?那天與先生家庭成員的初次見面似乎還歷歷在目,當時的你充滿對未來婚姻的夢想,期望自己能成為家中的一員,和大家和睦相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初衷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你對這段婚姻產生了深深的疑惑和不確定感。


閱讀這篇文章你會學到...

  1. 婆媳問題中常見的衝突有哪些? 
  2. 問題背後的心理成因為何?
  3. 常見錯誤的婆媳溝通方式 VS 正確的婆媳溝通方式?
  4. 3種心理調適方法,減少家庭中的委屈感受

 

你身為太太和媳婦的妳,那份從新婚喜悅到為家庭付出的角色轉換,總是讓你深感疲憊嗎?那天與先生家庭成員的初次見面似乎還歷歷在目,當時的你充滿對未來婚姻的夢想,期望自己能成為家中的一員,和大家和睦相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初衷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你對這段婚姻產生了深深的疑惑和不確定感。

每當特別遇到要和婆婆見面或溝通時,那種無形的壓力像是一座看不見的山,重重地壓在你的胸口上。雖然她沒有明說,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似乎在評價著你,試探著你的極限,那種感覺讓你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害怕犯錯,生怕被責備。

也許,那些對於家庭大小事的意見、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針、甚至是生活中的瑣事,成了你和婆婆之間隱隱約約的摩擦點。每次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都要小心翼翼地措辭,生怕說錯了話,會引起一場風波。

更讓你感到無奈的是,當你與婆婆有分歧時,夫妻之間的支援似乎變得那麼遙遠。每次衝突過後,夫妻的關係也受到了波及。不禁讓你開始質疑,「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能夠繼續這樣下去嗎?」。

你渴望能夠和婆婆好好相處,渴望夫家能成為你的另一個溫暖的家,但又害怕那無止境的摩擦和誤解,害怕自己失去原本的自我,在這長久的壓抑下,好像成為一個不被理解、總是委屈求全的媳婦。

我們知道這樣的壓迫感,讓你可能已經掉了許多眼淚,透過本篇文章我們想深入探討,關於這些婆媳衝突背後的角色想法,同時也分享一些實用的溝通技巧讓你能減少內心的委屈,協助你在婚姻與婆媳關係中,能更健康的調適身心,找到更好的自己。

(🔍️延伸閱讀:是媽媽?媳婦?太太?關於家庭主婦的多重角色壓力與心理調適

 

一、婆媳問題中常見的衝突有哪些? 

婆媳問題在華人的相處中是非常常見的,與我們的文化、心理和生活環境習習相關。這無關是否有和婆婆同住,但只要媳婦加入夫家後,她需要適應一個全新的家庭環境和價值觀,就容易造成角色期望上的衝突。公婆作為家中的資深者,可能已經形成固定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難以接受新的觀念或變革。而對媳婦來說,過去在原生家庭中的角色和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差異大,使她感受到壓力。

再加上,婚後的生活壓力、工作和育兒問題,這些都可能成為雙方摩擦的火種。特別若未有明確的界線和期望,以及長期雙方的溝通不足,都可能使這些摩擦進一步擴大,以下是我們整理出8個常見的婆媳衝突問題:

 

育兒方式:

這是許多媳婦和婆婆之間常見的摩擦點。婆婆可能堅持傳統的養育方式,認為「孩子哭就是欠修理」或是「我用這套方式把孩子帶大都沒事」,而媳婦可能較為信任現代的教養知識和技巧,因而時常面對育兒的衝突。甚至從一開始生產完是否要去月子中心休養,都可能成為一個價值觀差異點。

(✨延伸閱讀:5個教養地雷你踩倒幾個?關於家長親子教育必須知道的事

角色職責:

因過往男主外女主內的關係,婆婆可能是在家中洗手作羹湯,甚至從婆婆的公婆家就是這樣「家事調教」來的。認為媳婦與先生相較起來,應該同樣要承擔大部分家務和照顧家庭的責任。然而,現今的媳婦就算是在工作,仍然同樣會遭遇這樣的聲音,婆婆會希望媳婦能夠理解先生在外工作的壓力,要求媳婦分擔多一點家庭責任。

生活習慣:

可能公婆家生活習慣每餐都煮湯,甚至減少外食,而媳婦則喜歡較為簡單的料理,現今外送方便,手機隨手一開即可點到餐,這樣的日常生活差異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摩擦,特別當媳婦精心預備的飯菜被嫌棄時,會讓婆媳的問題更加緊張。

(🔍️延伸閱讀:理解家中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認識長輩身心照護需求

家庭財務:

對於家庭的開銷和投資,婆婆和媳婦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婆婆會希望媳婦可以更節省一點,或是將資金放在家庭或子孫,而媳婦則認為用自己的錢賺來的辛苦錢,本來就應該有獨立的財務計劃,特別當家庭需要拿錢出來給公婆時,就更會有巨大的財務壓力。

家人關係:

有些公婆可能認為媳婦加入夫家後,應該以夫家所有的時間規劃為主,減少和原生家庭的互動,若遇到夫家和原生家庭有些時間或事情強碰,會期待媳婦則以夫家的事情為主居多,更希望娘家那邊能夠尊重理解。

夫妻關係:

婆婆可能認為在婚姻中他有過來人的經驗,所以希望給予夫妻建議或直接介入夫妻之間的決策。而因過度的干涉,更會使媳婦感到不被尊重,特別當先生又沒有站出來,請婆婆不要這樣做時,媳婦會覺得自己的婚姻沒有私密空間,甚至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

居住安排:

關於是否要和婆婆同住,這個議題就非常容易爭吵了。在結婚礙於經濟的因素,可能無法在外居住,因此需要和公婆同住,雖然可能先生有說之後可搬出去,但在這段同住期間,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摩擦,如太太要整理的空間、居住空間的劃分、隱私問題等,都是衝突的來源。

儀式習慣:

有些婆婆可能有宗教、過節的習慣,堅持在特定節日進行某些儀式或活動,而媳婦則不太理解或不認同這些活動的意義,特別當今天自己也要配合時,可能導致雙方的矛盾。

(👉️延伸閱讀:全家人都沒轍的「寄生」家人?關於家人的自處與調適策略

二、問題背後的心理成因為何?

其實,傳統婆婆的角色本身即是不平等待遇的「犧牲者」,使得媳婦承受婆婆以前受的痛苦,尤其生活習慣和個性的不同,常常會造成彼此生活上的不便和情緒的困擾,並且造成上述的衝突。

從「婆婆」的角度:

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中,可以得知在中老年階段,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取得的成就。這個時期,對於婆婆來說家庭的重要性尤為凸顯,婆婆可能因退休而沒有生產力或停滯,進而在絕望與孤單中找到成就感,因此會更努力地證明自己,並維護自己在家中的權威和地位,同時希望透過指導媳婦來確認自己的身份和價值。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婆婆本身也是傳統文化下的犧牲者。在過往的文化中,女性的地位往往較低,受到家庭和社會的種種束縛。婆婆在年輕時可能也受到自己的婆婆的嚴格要求和指責。當她成為婆婆時,可能會不自覺地模仿過去的模式,將自己過去的經驗和價值觀傳遞給媳婦,這就是社會學習理論的一部分。

另外,會造成衝突的起火點也是因為過度的關懷和保護的本能,在某些情況下,婆婆可能真的認為她們的建議是為了兒子和媳婦的最大利益,而這樣過度保護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基於對家庭的深厚情感,以及對兒子幸福的真誠期望,但他們卻沒有考量到媳婦的心情。

 

從「媳婦」的角度:

媳婦在進入夫家後,往往經歷著一種深層次的身份轉變和認同的困惑。從社會認同理論的觀點來看,這種身份認同上的困惑會導致媳婦在與婆婆的互動中感到不自在和緊張。她可能會覺得自己處於一個與原生家庭完全不同的群體中,增加了她的心理壓力和身份危機。

加上,當媳婦在新的家庭環境試圖建立自己的地位時,她可能會遭遇到來自婆婆的質疑或干涉。因為從自我決定理論來看,每個人都有一種內在的需求,希望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和決策。

但因為嫁入夫家,媳婦可能會感受到自己的決定權受到威脅,導致強烈的不滿和壓抑感,這種內在的不滿和不確定性會導致她在家庭中處於弱勢的位置。

更進一步來看,當媳婦剛開始在家庭生活時,可能會因為要討好婆婆,而選擇在面對批評和指責中,會選擇壓抑自己的情感和意見,以避免進一步的衝突,長期的委屈累積,情緒壓力可能在某一刻爆發,造成更大的家庭衝突。

綜觀而言,媳婦因為有許多的包袱,如嫁入夫家、晚輩、需要孝順等角色責任,因此往往站在家庭的弱勢位置,這也強調為何在任何關係中,有效的溝通和理解是如此重要。

(💡延伸閱讀:已經身心疲憊的你擔心總是告訴自己不能垮掉?關於家庭照顧者的自我調適

 

三、常見錯誤的婆媳溝通方式 VS 正確的婆媳溝通方式?

而婆媳之間因不同的上下兩代的差異,自然容易引起衝突,且造成婆媳關係惡化的主要因素還是在雙方的溝通的方式上。兩性專家吳娟瑜老師曾公布婆媳不和的十大原因中,「向外人抱怨,不直接溝通」是造成衝突中的主因。

我們提供一個詳細的比較表格,可以分辨錯誤的溝通和正確的溝通差異:

 

常見錯誤的婆媳溝通方式

項目

正確的婆媳溝通方式

尖酸刻薄、抱怨和指責。

語氣與態度

用平和、友善的語氣表達看法和需求。

聽不進去,立刻反駁。

反應方式

先聆聽,再回應,避免打斷對方。

執著於誰對誰錯,堅持己見。

問題解決

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隱瞞自己的感受,或透過攻擊表達。

情感表達

坦誠表達感受,但避免指責。

在公開場合批評或責怪對方。

情境設定

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進行私下對話。

期待對方猜測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求助方式

清晰、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對對方的生活和情感經歷缺乏了解。

認識與了解

花時間了解對方的背景和感受。

無視對方的隱私和界限,做出干涉。

設定界限

尊重對方的隱私,並設定合理的界限。

 

不少婆媳間的衝突,其實並不是因為某個具體的事件或某方的錯誤,而是起源於錯誤的溝通模式。例如,某些看似簡單的日常事務,如果在沒有明確表達或理解的情況下,可能會被放大,轉化成一場大爭吵。這樣的爭吵並不是基於事實或真實意圖,而是基於誤解、未明確的期望或不合宜的情感反應。

因此,真正的解決方法不是試圖找出誰是對的或誰是錯的,而是去了解和認識彼此的溝通模式。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和對方的溝通習慣和偏好時,我們就能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對話,並練習以更有建設性的方式來解決出現分歧的衝突點,避免誤解和矛盾的加劇。

四、3種心理調適方法,減少家庭中的委屈感受居家照顧自我健康

你雖然是先生的太太、婆婆的媳婦及孩子的媽媽,但別忘記!你仍然是你自己的主人,關照自我的心理健康,不僅是對自己的責任,更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幸福和和諧,畢竟我們不能讓家庭或孩子時常處在劍拔怒張的情境下。

因此面對長期的抗戰,我們需要的不是馬上解決婆媳間的問題,更是要好好放大與在意長久的被壓抑的情緒與壓力,如:情緒不穩、焦慮、憂鬱或易怒、失眠、頭痛及胃痛等,這些都是影響你生活品質的關鍵。

(💤推薦課程:你也深受睡眠之苦嗎?每晚總是翻來覆去、數著綿羊、喝點小酒才能入睡嗎?用錯方法可能會讓你離睡眠更遠,聽聽專業心理師如何 藉由實務上的經驗,帶領你一起從居家就可以調整的科學助眠療法)

我們整理給媳婦的三大心理調適之道,讓你能更學習在關係中自處:

 

重塑自我認同,建立專屬的安全感

為了確保自己的內心平衡,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當我們總是不確定自己的價值,我們容易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身為媳婦的我們,應該提醒自己不要過度解讀他人的話語,如婆婆可能只是在談論別人而非媳婦自己時,要調整自己內心的想法,並學會找到自己給自己安全感的方法,而不是過度投射或解讀他人的言論。

練習自我肯定,付出時無需外界認同

當一個人持續質疑自己時,她經常會尋找他人的認同來確定自己的價值。就像媳婦常常會在默默付出時,開始跑出受害者的心態,認為自己所做的,別人都沒有鼓勵與支持,也會依賴他人給予的正面反饋,但若家人們沒有這樣做可能導致情感受傷。因此建議每一位媳婦能學習肯定自己的付出,不尋求他人的回饋或認同,而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價值。

設立情感警示燈,察覺與調整自己

用紅、黃、綠三種警示燈的顏色來提醒自己,身為媳婦的你可以在與婆媳互動過程中,即時調整自己的情緒。這些警示燈能幫助你在情緒變動時提醒自己,例如當發現環境不如預期時亮出黃燈,可以先表示你要想想,需要暫停對話評估一下,或當衝突劇烈時亮紅燈警示時,可以選擇退出以保護自己不被婆婆或他人的情緒攻擊。敏銳覺察自己的感受不僅有助於認識自己,也能讓他人知道你的界線,並在必要時刻做出合適的決策。

若出現緊急的「紅燈」的狀態時,這也意味著你的情緒已達到一個危險或極不舒適的程度,因此尋求調適和放鬆是非常必要的:

深呼吸與冥想:

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呼出,重複幾次。或嘗試短暫的冥想或正念練習,幫助你重新集中注意力。

(👉️延伸閱讀:5款免費冥想APP推薦-冥想好處解析,讓你愛上冥想!

短暫離開現場:

暫時離開衝突的現場,不要一來一往的鬥嘴爭論,那只會讓自己更疲憊,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冷靜,如陽台、書房或公園。

進行身體舒壓:

如散步或進行伸展運動,以幫助身體釋放壓力。或是感受自己的腳踏在地上的觸感,回到當下。

與他人分享:

女生總是會喜歡找自己的閨蜜吐口水,當把不舒服的感覺分享出來後,大腦的情緒樞紐就有效得到緩解,或是嘗試寫下自己的情緒,以釋放內心的壓力。

尋求專家協助:

當感覺自己難以處理當下的情緒時,甚至壓力情緒已經使你夜晚失眠嚴重,我們非常建議你尋求心理諮商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透過專業的醫事人員的指引,能幫助你更有效地知道自己怎麼了,並且能減少自己摸索的時間。

(❣️延伸閱讀:心理諮商是什麼? 心理諮商有用嗎?一篇文帶你認識心理諮商

當你在閱讀這些字時,我們希望你能感受到有人站在你這邊,理解你的辛苦和掙扎。每一位媳婦都值得被尊重、被愛,並且有權盡全力維護自己的幸福。請記得,你並不是孤單的。你的感受、你的需求、你的願望都是重要的。

面對複雜的婆媳關係,我們建議你能慢慢的努力回歸小家庭的生活,那裡是你和先生共同建立的港灣,是你們的愛和承諾的見證,勇敢地與先生溝通,分享你的感受和需求,一同為你們的家劃定明確的界線。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角色和位置,而當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家庭的和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然而,當生活帶給你太多的壓力,使你感覺喘不過氣時,請勇敢地伸手,尋求支援。無論是親友、心理師,還是心理諮商,都有助於你找回自己的平衡。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愛。當你的心充滿愛和力量,你就更有能力給予家人最溫暖的支持。

(💡延伸閱讀:原來還有免費心理諮商資源?!付費心理諮商 V.S. 免費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資源整理】

 

❤️若你同時有情緒壓力的煩惱,心中總是藏了許多說不出口的苦和情緒,也可以嘗試透過情緒專家的線上課程,一點點解開內在的糾結,直到不再困擾你的那一天。


\ 加入圈圈心理官方Line 獲得免費心理資源 / 👉️ 點我加入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3個原因告訴你:為何藝術治療能解析心理狀態?

在這個充滿壓力和挑戰的時代裡,我們都在尋找能夠幫助我們緩解壓...

遠離他人的期待:4步驟重新喜歡自己的人生自由式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經常發現自己被他人的期望所左右,不論是在...

在人際關係中曾經感到被忽略嗎?關於「職場隱形人」的心理成因與調適之道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置身於人際關係的迷...

生活好累,能不能就好好躺平? 躺平族是追求自由還是逃避現實?

近幾年掀起一股「躺平族浪潮」,年輕世代對於人生目標茫然、不知...

性剝削?性侵害?性騷擾?性暴力?一次看懂四者差異是什麼?

近期因為知名藝人持有未成年少女的不倫影片,引發眾人在網路上撻...

失眠怎麼辦?看看心理師怎麼說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犧牲睡眠來應對工作壓力,也已經將...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