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有免費心理諮商資源?!付費心理諮商 V.S. 免費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資源整理】

2023-03-13

原來還有免費心理諮商資源?!付費心理諮商 V.S. 免費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資源整理】

2023-03-13

原來還有免費心理諮商資源?!付費心理諮商 V.S. 免費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資源整理】

作者: 圈圈   12152

當想要追求心理健康時,礙於實際經濟的考量,往往讓你裹足不前嗎? 今天整理免費心理諮商資源整理,並統整付費心理諮商 V.S. 免費心理諮商,讓你我都可以繼續好好的照顧自己。




一、心理諮商是什麼?何時該去諮商呢?


在華人「凡事靠自己」、「家醜不外揚」的傳統思維裡,好像接受心理諮商就跟精神與人格有問題畫上了等號。當我們遇到生活難題時,不管內心如何無助、痛苦,還是只能不斷告訴自己「咬牙撐過就會海闊天空」。

但,真的就如我們想像的,去看心理諮商就是有生病嗎?又有誰可以在我們需要「撐過」的這些時刻給予我們幫助與心理支持呢?那你一定要認識「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是一個探索自我內心世界的過程,心理師在諮商過程中跟我們講的話、互動,皆是憑藉專業的實務訓練、學派技巧,有系統的引導思維,幫助我們好好審視自我的狀態,與找到改變的動力。這與朋友聊天是不同的。不過簡單來說,諮商能談的主題可以很多元,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有煩惱」就能去找心理諮商服務。

 

當我們有正確對心理諮商的認知後,那「何時」是最佳時機呢?

 

其實當你心中有念頭「我怎麼了」、「覺得好煩什麼都不想做」「我是不是需要心理諮商?」,這些時候大致上是我們有長期無解的問題無法排解的壓力與情緒,無論是在對自己或與他人的關係,其實就可以與心理師聊聊。

 



二、我們身旁有哪些免費的心理諮商資源呢?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分享者,他自述自己從學生到出社會非常善用各樣的免費諮商資源,總共被諮商了47次,共經歷了12個心理諮商師,這當中有一半都是免費的心理諮商資源。他說他自己是高敏感人,所以很了解自身有許多敏感的狀況,第一次接受諮商談的是「我是轉學生,但好像無法融入團體」這樣人際關係問題,而是那次討論完心理師給予他很實用的建議,讓他練習過後再回去找心理師,也開啟他追求心理健康的旅程。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了解到,其實心理諮商的服務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我們可能沒有好好的認識或覺得用不到,所以不知道這些免費資源在哪裡。有一些市面上常見的免費諮商資源,當我們察覺自己或親友陷入焦慮或低潮的情緒時,可多加利用下述資源,幫助彼此度過情緒的低谷。



 

三、免費的心理諮商資源,與跟付費的心理諮商差在哪裡?

 

從上述的免費資源表格中可以得知,心理諮商的免費資源絕大多數為「政府資源」,是由健保與政府預算支出,民眾雖「不須付費,或支付較低的費用」,但心理師或機構仍會向公家機關收取費用,並非真的是心理師「免費諮商」。由於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免費諮商會限制每個人可以接受服務的次數,時間在30~60分鐘,師資不乏有實習生、資歷稍淺,或是資深的心理師。以上所述為一般民眾若有預算上的考量,都可以多加利用。

 

在有些情況下,部分人會因為特殊情況像是政府或校園的通報案件,而進入到心理諮商的服務,在此時為預防性措施而做必要的處遇,心理師資歷、專業性、服務時數會別於公衛的免費資源,一般民眾通常不太會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管道,因此在此不多加論述有這類情境。不過無論是被動或是主動原因而接觸的心理資源管道,對於自我了解以及困擾釐清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假如還是在學的身份,其實在學校的輔資中心就有很好的免費心理輔導資源,只要有任何學業、感情、家庭或是個人困擾,都可以直接到輔導室預約。求學時期對自我人格自我探索相當重要,而輔導中心是身為學生最好的福利,想想只要畢業離開學校,未來若有這些困擾想要找專業的聊聊,就會需要花上一筆預算。

 

若有免費諮商資源,還會需要付費諮商嗎?

 

諮商平均一個小時的費用大約2000~3000不等(每個縣市不同),付費諮商除了需要付費以外,與免費資源較大的差異在於,時間長度可以比免費資源30分鐘來的長,能夠談及的深度也會比較足夠;然而,師資挑選可能因免費資源有時會受到一些侷限,若你的問題是稍微複雜一些,或是需要特殊的治療技術,通常會建議直接尋求「付費諮商」的方式。

 

可以想想你在有壓力時會如何排解呢?有些人會透過好幾千塊娛樂消遣(買衣服、做頭髮、吃大餐……等)來暫時忘掉煩惱的事,也享受花錢的刺激或是生活確信的滿足感。然而,回過神來這些壓力及挑戰未曾消失。

 

如果,我們適時將同樣的預算尋求心理專業的幫助,從內到外幫助我們看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態,進而增進面對問題的處理能力並找到方向。當我們開始向內自我照顧,提升自我心理素質時,你的能量、人際關係可能因此而獲得改善。長遠看來,心理諮商是一個CP值相當高的一件事。

 

每一位心理工作者在進入諮商服務前都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心力精進自身的專業。無論是透過政府或社區獲得免費資源還是自己付費的方式,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心理師和資源,才是最為首要考量的,才能真正為你的需求找到解決之道,並發揮諮商的價值。


下圖為圈圈心理整理之諮商資源比較圖:

 

 

四、遠距諮商和實體機構諮商的差異是?

 

過往接受心理諮商服務,是要到實體機構的,有些人會擔心他人的眼光,或是因為社交障礙,連要出門都有困難,以至於延誤接受心理服務的最佳時機。而現在,因著心理諮商數位化,讓猶豫或不敢前往機構的民眾,多了一個選擇,遠距心理諮商可以減少這樣的心理障礙。因資訊的提升,大眾對心理諮商的負面觀感減緩,也漸漸可以接受多元的方式接受心理諮商服務,為自己的心理壓力找到一個出口。

 

從2020年開始,不用出門也可以諮商了,衛福部公布《心理師執行通訊心理諮商作業原則》,醫療機構、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提出計畫、經各地主管機關核准後,就可以實施。換句話說,只要機構經過許可,無論個案身在何處,都能進行通訊諮商。

 

而這兩種諮商方式有何差異呢?

 

有些人喜歡「實體機構諮商」:因為可以享受與人有實體連結的互動,且喜歡機構帶給自己的溫度與放鬆感。

有些人喜歡「遠距諮商/通訊諮商」:因為可以無論在哪裡、哪一個國家、偏鄉或城市都可以在自己舒服且隱私的環境進行諮商服務。

當然有些心理師有實體和線上雙軌,當遇到一些不可抗力時,也可透過這樣彈性的遠距諮商方式,讓自己在任何時刻都能與心理師聊聊。

 

如果你剛好有以下的情形,或許可以試試遠距諮商/線上心理諮詢:

  • 工作相當忙碌沒有時間抽空往返進行實體諮商
  • 對面對面諮商交談會感到不安的人
  • 有社交障礙/繭居族/身體疾病 而難以離開家門
  • 居家地理位置偏遠而較難直接接觸期待的心理師

(圈圈心理平台遠距諮商全新服務上線,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但遠距諮商仍然有特殊限制,一開始需要經過與心理師的初談,評估個案是有能力接受遠距通訊的方式,並簽屬同意書。若已有精神官能症、強烈的自殺自傷意念,或者有幻覺、妄想等症狀,還是會建議尋求住家附近的醫療院所接受實體的醫療處置,由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共同合作治療,會是比較適合的。

 

 

 

結論來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些不如意可能來自家庭、學業、工作、人際各方面,當我們失去自我的方向、也在關係當中感到迷惘時,我們可以選擇一如繼往矇住眼睛假裝問題不存在,或是做一個新的選擇。讓專業心理師帶我們張開雙眼看清楚我們當下的狀態,無論是免費諮商或是付費諮商,最重要的是,我們都願意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更有自信地去面對之後的生活,並找回自己對生命的熱情與期待。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認識躁鬱症,常見的躁鬱症症狀-如何跟躁鬱症患者溝通?

你是否曾經陷入這樣的尷尬情境:面對著一位情緒起伏如雲的朋友,...

心理諮商有用嗎? 心理諮商都在談什麼,要如何選擇心理師(上集)

心理諮商有用嗎? 心理諮商都在談什麼,要如何選擇心理師? 面對...

該如何和青少年談性說愛?4個家長必知重點步驟

你是否曾經在電腦記錄裡發現孩子偷偷瀏覽色情網站,或者感覺孩子...

看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五大金句告訴我們,罹患精神疾病其實並不可怕!

熱播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是一部深入探討精神健康議題的...

一直在換新的伴侶對象嗎?5種潛藏在心理可能造成感情失敗的原因

雖然現代社會的婚姻的觀念日漸開放,但面對處在30至40歲的單身者...

別再說是為孩子好!在育兒中學習重新面對自己的方法

:「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話,去補習不好嗎?」 :「我是不是告訴過...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