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應:當記憶與現實不再一致,你真的被誤解了嗎?
2024-12-23

掌控人生的關鍵自由:學會選擇如何回應每件事

我們常以為生活中的困境無法改變,但真正的自由在於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無論是職場壓力、不公平對待,還是家庭中的無奈,選擇沉默或表達都源於我們的內心。沉默應該是智慧的決定,而非無奈的妥協;表達則需以穩定的情緒傳遞真實的自我,而非情緒宣洩。透過提升心理彈性,我們可以強化內心的免疫系統,面對挑戰時保持穩定與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外界賦予,而是來自內心的選擇,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才能找到力量與平靜。

2024-06-19

好不習慣沒有他!該如何面對失去一段關係的痛?

人,是習慣的動物。無論在生活、家庭、職場、校園……當我們失去一段存在已久、依賴至深的重要關係時,湧上心頭的茫然及失落,在瞬間可能就會令自我的世界失去重心,毀損崩塌。

2024-06-12

親密關係是什麼?人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生而為人,我們從小就渴望被愛,這種渴望是我們生命中的本能需求。一開始,親密關係的對象通常是家人,如父母、兄弟姐妹,這些最早建立的關係奠定了我們對親密感的初步理解。隨著年齡的成長,我們進入學校體系,開始結識新朋友,這些關係雖然不同於家庭,但同樣承載著親密感的需求。我們開始發展不一樣的情感,可能是和同學間的友誼,甚至是青澀懵懂的愛情。這些經歷讓我們逐漸學會如何在不同的關係中表達自己,同時理解他人。

2024-06-06

不想死也不想活!找不到自我價值是正常的嗎?

你有體會過那種「不想死,也不想活」的孤獨無助感嗎?你可能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生活也看似無憂,卻常常無法感到滿足,對周遭環境的一切總是唉聲嘆氣。甚至,即使你已經如願獲得夢想中的工作,但卻依然感覺不到快樂,那些曾經讓你感到幸福的事情,如今也變得毫無感覺,似乎一切都變得平淡無味。面對日復一日上演的情節與挑戰,只剩下看似漫無止境的壓力和無奈,覺得到底要面對這些到什麼時候?

2024-06-02

該如何和青少年談性說愛?4個家長必知重點步驟

你是否曾經在電腦記錄裡發現孩子偷偷瀏覽色情網站,或者感覺孩子偷偷交了男女朋友但不願告訴你?這些狀況是否讓你感到震驚、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性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敏感而重要的話題,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性的好奇心與日俱增,他們開始尋找答案,但華人父母親因較為保守,常常以少談論的態度拒絕和青少年談性說愛,以致於孩子只能將對性的探索與好奇保留在心底。

2024-05-28

孩子總是故意唱反調?學會這5招你也可以不用硬碰硬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把書包隨手一扔,然後開始玩遊戲,而不是坐下來寫功課時,你是否不自覺的就有一股怒氣油然而生?當你強迫孩子關掉遊戲,坐到書桌前時,卻發現他心不甘情不願地拖延時間,是不是逼得你又要大聲斥責他?或者,當發現孩子說謊,隱瞞自己做錯的事情時,你是否總是感到失望與憤怒,最終選擇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