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有哪些? 精神健康疾病有甚麼類別

2024-02-01

心理疾病有哪些? 精神健康疾病有甚麼類別

2024-02-01

心理疾病有哪些? 精神健康疾病有甚麼類別

作者:圈圈心理   3977

在我們的日常對話中,如「你有心理問題嗎?」、「真變態!」、「笨蛋」或「神經病」等語句經常被拿來輕易地使用,但這些詞彙通常並非真的指對方心理健康有問題,多半是因為我們認為對方的行為不當,或僅僅用來開玩笑。


閱讀本篇文章,你會學會:

  1. 常見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種類 ?
  2. 我有症狀該怎麼辦?

在我們的日常對話中,如「你有心理問題嗎?」、「真變態!」、「笨蛋」或「神經病」等語句經常被拿來輕易地使用,但這些詞彙通常並非真的指對方心理健康有問題,多半是因為我們認為對方的行為不當,或僅僅用來開玩笑。

而在精神醫學領域中,「心理有問題」是專指「心理疾病」,而這種疾病是根據一個人的行為、情感表達和思維來進行評估。換言之,若一個人的行為符合以下的準則,我們就必須考慮這個人是否真的有「心理問題」,有可能是罹患了「心理疾病」,這四個準則如下:

  • 行為異常:就是做一些一般人不會做的事情,或是不做一般人會做的事情。 例如,一個人如果每天只睡一個小時,或每天要睡20小時,持續不改變的話,這就算是不正常。或者,如果一個人總是很興奮或很沮喪,比普通人更頻繁或持續時間更長,這也可能是個問題。
  • 給自己或別人帶來痛苦:有時候,即使某人做了一些特別的事情,如果這些行為沒有讓自己或周圍的人感到困擾或痛苦,那可能就不算是心理問題。 但如果這些行為造成了痛苦,例如一個人因為過去的不愉快經歷而無法信任別人,導致他常常獨自一人難過,這就可能需要關注了。
  • 影響日常生活:如果一個人的社交變少了,或工作和學習的能力明顯下降,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有心理上的障礙。
  • 不符合文化習俗:有時候,某些行為在一個文化中是正常的,但在另一個文化中就可能被視為有問題的。 所以,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正常也要考慮文化背景。

當一個人的情況大致符合以上四個原則時,還需要學有專精的醫療工作者進一步認定該行為是否屬於異常行為(abnormal behavior),或是進行所謂的「心理疾病」的診斷。若是被判定為偏態行為或是有心理疾病的診斷,才能較肯定地說一個人「心理有問題」。

透過本篇文章將一起正確的認識心理疾病有哪些?並了解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一些症狀時,是否真實為「心理疾病」還是只是一般的「情緒困擾」?藉由更全面的認識,讓我們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與他人,也能與心理疾病更好的共處。

(👉️延伸閱讀:了解「心理」如何影響「生理」? 如何改善心理與生理問題

一、常見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種類?

我們的腦部有各種不同的功能,除了運動及感官知覺外,還有思考判斷、行為控制、警覺及活力維持、情緒等,只要有功能的都有機會出錯,而出了錯就是所謂的疾病。下表為簡單的分類:

功能

症狀

疾病

知覺

幻覺

精神分裂症

思考與記憶

妄想、思考障礙、失憶

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失智症

情緒與情感

憂鬱、焦慮

各類憂鬱症、躁鬱症

各類焦慮症

趨力與行為控制

行為控制、食物控制

慾望控制、注意力控制

酒癮、藥物濫用、暴食症、厭食症、賭博成癮、購物狂、網路成癮、注意力分散過動症候群

 

從嚴重度來說可以劃分成精神病〈Psychosis〉及精神官能症〈Neurosis〉兩大類,精神病一般是指思覺失調症,或是嚴重躁症或鬱症。而常見的心理疾病則涵蓋在精神官能症中,以下我們簡略介紹有哪些常見的心理疾病:

自閉症: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影響患者的社交互動和溝通能力。患者可能難以理解他人情感,對變化敏感,並有重複的行為模式。不同的自閉症患者表現出的症狀範圍和嚴重程度各不相同。

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組以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衰退為特徵的疾病,最常見的類型是阿茲海默症。隨著病情進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漸下降,最終需要全面的照顧。

躁鬱症:

躁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患者會經歷情緒極端波動,從躁狂期的過度興奮和過度自信到抑鬱期的沮喪和絕望。這些情緒變化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延伸閱讀:認識躁鬱症,常見的躁鬱症症狀-如何跟躁鬱症患者溝通?)

憂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特徵為持續的悲傷、失去興趣、能量低下和價值感喪失。這些症狀會對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學業產生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微笑著卻內心悲傷, 何謂「微笑憂鬱症」?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常被誤稱為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影響思維、感知和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出現幻聽、妄想、思維混亂和情感淡漠等症狀。

(🔍️延伸閱讀:身邊有遇到「怪怪的人」嗎?你所要認識的思覺失調症

失讀症:

失讀症是一種學習障礙,影響患者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儘管患者智商正常,但他們在識字、拼寫和理解文字方面面臨挑戰。

焦慮症:

焦慮症是一種以持續不安、恐慌和過度擔憂為特徵的精神疾病。這種過度的焦慮感會干擾日常生活,導致躲避可能觸發焦慮的情況。

(👉️延伸閱讀:認識廣泛性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量表以及如何改善

解離性障礙:

解離性障礙涵蓋一系列疾病,包括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會經歷身份、記憶和自我感覺的分裂,感覺自己與現實世界脫節。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以記憶喪失、認知功能下降和行為變化為主要症狀。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的依賴性逐漸增加。

失眠症:

失眠症是一種睡眠障礙,表現為入睡困難、維持睡眠的能力差或早醒。長期失眠會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恐懼症:

恐懼症是一種焦慮障礙,患者對特定對象或情境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即使該恐懼是不合理的。這種恐懼感會導致患者避免接觸相關的情況或對象。

飲食失調症:

飲食失調症包括厭食症和暴食症等,是一種對食物、體重和身體形象有著不健康態度的疾病。這些態度導致了嚴重的不良飲食行為,影響身心健康。

嗜睡症:

嗜睡症是一種睡眠障礙,患者日間無法控制的感到極度困倦,甚至在不適當的時候和場合突然入睡。這種病症會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和工作。

性別不安症:

性別不安症,也稱性別認同障礙,是指個體對於自己出生時分配的性別感到不滿意,並強烈認同另一性別,這種衝突感會導致心理壓力和焦慮。

妄想症:

妄想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會有持久而堅定的錯誤信念(妄想),這些信念與現實脫節,但患者無法被說服或接受被證明其錯誤。

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焦慮障礙,患者會出現強迫思維(不受歡迎的、反覆的想法)和強迫行為(反覆的行為)。這些思維和行為看似旨在減少焦慮,但往往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從上述多元的心理疾病分類來看,其實正在告訴我們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真相-「許多人可能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與這些疾病共存。」這些病症常常隱匿於日常行為與情感反應之中,使得旁人甚至患者本人都難以察覺其存在。正因為它們不像身體疾病那樣有明顯的外在症狀,心理疾病往往在被正式診斷前,就已在個人的生活中造成了影響。

二、我有症狀該怎麼辦?

當你發現自己好像有出現一些情緒或精神症狀時,請不要忽略這樣的想法,因為正視自己的感受和狀態,是改善你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你可以嘗試以下7個步驟,來幫助你釐清此症狀是否真為心理疾病:

步驟 1: 自我觀察

描述症狀:記錄你感受到的情緒或精神狀態,包括任何情緒的變化、思維模式的改變、或是行為上的異常,同時注意這些症狀持續的時間長短以及出現的頻率。

步驟 2: 尋求資訊

透過可靠的資源(如相關精神健康的官網、學術文章等)了解你的症狀可能對應的心理疾病,也能將你的症狀與各種精神疾病的常見症狀進行比較,看看是否有相似之處,或是你可以參考圈圈官方的相關文章,都可以獲得更完整的解答!

步驟 3: 自我評估

評估嚴重性:評估這些症狀是否嚴重到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如工作、學業、人際關係等。若這些症狀影響了日常生活,或持續長時間且無法自我改善,則應考慮尋求專業幫助。

步驟 4: 尋求支持

  • 與親友溝通:與信任的家人或朋友談論你的感受和擔憂,尋求他們的意見和支持。
  • 專業諮詢:可以自行預約心理師,進行更正式的評估和治療建議。

🔍️若不確定自身的狀況,也不知道該怎麼求助,只要按下鍵盤就能快速找出適合你的心理師,並開啟你的心理諮商服務👉️圈圈心理平台遠距諮商全新服務上線,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步驟 5: 專業評估

若很確定自己可能罹患心理疾病,可以將你的症狀明確告訴醫生,並說明具體且詳細的個人經歷或感受,醫生也會進行專業的評估,包括問卷、訪談等,在確認與診斷之後決定是否開藥。

步驟 6: 積極治療

根據醫師或心理師的建議,積極的配合行為與藥物治療,並且一定要定期回診,讓醫師隨時能評估目前的治療效果,必要時調整藥物與治療方式。

步驟 7: 自我照顧

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保持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並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同時透過培養興趣、休閒活動等方式進行放鬆與自我照顧,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

透過這一系列的步驟,不僅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狀態,也能在出現症狀時獲得更良好的照顧。記得,不要等到症狀很嚴重時才就醫,越早就醫,康復的效果越好喔~

在生活的各種挑戰困難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面對各種的情感困擾和壓力。尋求心理服務的幫助不僅是勇氣的表現,更是對自己的善待和關愛。

選擇適合的心理服務就如同為病痛挑選正確的藥物,每種服務都有其獨特的效用和適用情境。而選對了,療效將會倍增,幫助我們更快速地重返正軌。反之,如果選擇不當,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時間和金錢浪費,甚至讓心理的負擔與問題擴大。因此,當我們確定自己需要幫助時,不要讓不確定和恐懼成為障礙,透過尋求專業的心理師,他們將會引導你找到最適合的方式。🔍️若你想省去交通時間並想要快速找出適合你的心理師,並開啟你的心理諮商服務👉️圈圈心理平台遠距諮商全新服務上線,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延伸閱讀:長者常見的心理疾病 ? 專業心理師為你解答)

 

📣【課程推薦】給自己的一份改變禮物 | 踏入心理諮商的事前準備(優惠價:490元,原價890元)

 

每個人都有來自不同地方的煩惱、糾結,像是人際關係、工作、婚姻、生活等,而這些煩惱若沒有辦法排解反而一直累積,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更多傷害,這時候就需要透過「心理師」的專業來協助我們!在這門課,您會了解心理師的工作內容,以及心理諮商將如何協助我們,60分鐘帶您揭開心理諮商的神秘面紗。

 

加入圈圈好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焦慮心理 : 未知的世代,我們如何與「焦慮」共存?

現代的焦慮心理,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太焦慮,實際上卻往往做不到,...

那些隱藏在內心沒說出口的痛!精選5部與「心」有關的台劇所要告訴我們的事 : 模仿犯、她和她的她、我們與惡的距離等犯罪心理

我們整理了5部與犯罪心理有關的台劇影集 : 模仿犯、她和她的她、...

我有性成癮嗎?什麼是性成癮?性成癮有哪些症狀?

性,是人類生理與關係的一大部分,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有著不同的...

超越時間管理:GTD的方法基礎與實用指南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許多人經常感到時間不足,任務堆積如山,...

5個教養地雷你踩倒幾個?關於家長親子教育必須知道的事

我們總是付出了大量的心力去瞭解和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甚至...

職場生存法則:做人比做事重要?打好人際關係從閱讀空氣開始

前一陣子有一個很紅的名詞叫做「安靜離職」,什麼是安靜離職呢?...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