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是不斷換工作?關於年輕世代的心理與挑戰

2023-12-24

為何總是不斷換工作?關於年輕世代的心理與挑戰

2023-12-24

為何總是不斷換工作?關於年輕世代的心理與挑戰

作者:圈圈心理   3542

坐在辦公桌前的你,手機螢幕上閃爍著各種職缺廣告,你總是滑著一則又一則的職缺,試圖找尋你人生新的轉折點,每隔幾分鐘不到,你就會忍不住確認一下郵箱,生怕錯過任何一封可能改變命運的面試邀請。


閱讀本篇文章,你會學會:

  1. 想要轉換工作的潛藏心理?
  2. 習慣性轉職所面對之挑戰?

坐在辦公桌前的你,手機螢幕上閃爍著各種職缺廣告,你總是滑著一則又一則的職缺,試圖找尋你人生新的轉折點,每隔幾分鐘不到,你就會忍不住確認一下郵箱,生怕錯過任何一封可能改變命運的面試邀請。

對於現在的工作,你可能剛入職沒多久,卻早已缺乏熱情和目標,每天主管指派的任務,早已是例行公事。畢業至今的你,可能已經嘗試過好幾份不同屬性的工作,但內心深處對於命定工作的渴望始終強烈,讓你經常陷入方向不明的職涯中,這種「騎驢找馬」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你在一份又一份的工作中徘徊,每一次轉換都伴隨著新的希望和隱藏的失望。

這就是現代許多年輕人經常出現的工作循環:一份工作還尚未投注全部心力,便開始尋找下一個可能的跳板。

時代的進步帶來了職業選擇的多樣性,與過去相比,我們面臨的選擇更加複雜和多變。從前,一份工作往往伴隨一生,而現在,跳槽成了職場的常態,而你的家人或朋友,可能對你頻繁更換工作的決定,感到困惑甚至不理解,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你不能像他們一樣,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安心過日子。

也許這些疑惑也成為你自身的困擾,不明白自己為何總是這麼難以滿足、甚至沒有定性?為什麼總覺得下一份工作會更好?透過本篇文章,將真實引領我們了解自己想轉換工作的心理,並認識到不斷轉換工作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一起找出那些隱藏在職業選擇背後的答案,幫助你在日後的抉擇中,找到最適合你的位置。

(🔍️延伸閱讀:工作好累想離職?關於職業倦怠的認識與因應之道

一、年輕族群轉換工作的潛藏心理?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所指的年輕族群指的是「Z世代」的成年人,他們又稱為「千禧世代之後的一代」或「後千禧世代」,指的是在1995年至2010年左右出生的人群,在台灣約375萬人,佔總人口16%。而這一代人成長在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和數字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因此他們與科技和網絡世界有著天生的親近感。

對這一代年輕人來說,工作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個人價值、表達自我和追求職業滿足的重要途徑。Z世代非常重視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他們不願意像過去的世代那樣,犧牲個人時間和生活品質,來追求職業成功,他們更傾向於尋找那些能提供彈性、遠距的工作職位。

其次,他們對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的要求相對較高,相較過去主管權威式的文化相比,Z世代更希望在一個支持與包容,且能夠提供持續學習和成長機會的工作環境中賣命,他們看重的是活在一個正面、鼓勵創新的工作氛圍中,即使薪資不符合期待也可能繼續待下去。

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除了滿足肚腹外,他們也時常省思現在的工作與自己的價值觀和興趣是否相契合,確保他們的工作能為自己帶來足夠的成就感。

也因為這些特質,時常會與目前正在職場中掌權的X世代、Y世代的主管有所摩擦,常常會覺得他們太天真爛漫,或是過於追求自由,甚至可能還會為他們貼上某些特定的標籤,造成職場世代的鴻溝,因而讓Z世代的年輕族群萌生想轉換跑道的念頭。

我們整理以下4點年輕族群常想更換工作、且較不易自覺的潛藏心理原因:

自我價值感未被滿足

在目前的職場環境中,自我價值感難以實現往往源於高度競爭和快節奏的工作氛圍。在這樣的環境裡,員工經常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他們可能需要在短時間內達成複雜且困難的目標,同時與同事競爭表現和晉升機會,這種龐大的壓力和比較,可能導致個人對自己能力的質疑,影響到內心自我價值感的建立。

此外,許多職場中的溝通機制,有時可能不是那麼的自由開放,導致職場永遠都是主管說了算的「一言堂」,員工的想法和努力皆無法得到適當的認可和發揮,因此他們可能會感到不滿足、低落,甚至產生焦慮和挫敗感,而這是蠻大部分年輕族群轉職的原因。

舉個例子,假設一位Z世代的年輕員工在一家公司工作,他在職場上很努力的工作,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認可和升遷。但倘若他在工作中經常被主管忽視,他的努力和成就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獎勵,他將對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產生懷疑,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開始尋求更能夠肯定自己價值的新工作。

 

(🔍️延伸閱讀:和主管溝通好難? 運用共情式溝通,打造向上管理的能力

應對內在不確定性的策略

人們天生就會尋求穩定和確定性,這源於我們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對安全和可預測性的渴望」。當這種需求在目前的職業環境中無法得到滿足時,就會開始找尋可嘗試的行動,來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心理壓力。

例如,許多Z世代的年輕人在職場上可能會經歷職位不穩定、職責不清晰或工作目標不斷變化的情況,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他們感到焦慮和不安,因為他們無法確定自己的未來職涯的發展,而這種無法主宰自己人生的無力感,也可能加劇他們心理的不確定感。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積極的採取行動,將轉換工作成為一種應對策略,透過尋找新的工作機會,試圖抓回更多的安全感和控制感,以及對未來更明確的方向。

例如,一位年輕員工可能在目前的工作中覺得被壓榨,每天加班到晚上,所開出的新工作需求永遠是自己在承擔,但主管皆未提供獎勵或犒賞,這時他們可能因著這番心態,驅使他們尋找新的工作,解決此時的不安全感。

潛在的逃避機制

防禦機制是心理學中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個人在面對心理壓力或內在衝突時,不自覺地採取某些行為或思考方式,來保護自己免受不愉快情緒的影響。而「逃避」是一種常見的防禦機制,就像是人看到有危險會立即逃跑的概念,減少與危險正面交鋒的方式,也改善不安或困擾的情況。

舉例來說,許多年輕人在職場上可能面臨各種挑戰,如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的緊張、職業發展的不確定性等。當這些問題大過於能夠承受的心理負荷時,就會採取「轉換工作」的方式來應對這些不適感。

例如,一位年輕員工可能在目前的工作中感到人際壓力過大,與同事或主管的關係也不和諧。面對這些壓力,他可能會選擇離開現有的工作,尋找一個新的環境,來避免掉這些已經發生的情緒和經歷,甚至當他選擇轉換工作時,可以直接忽略這項困擾,在新的環境中重新開始。

而在這種情況下,轉換工作實際上就是一種逃避行為,透過改變大環境來逃避本該面對的困難與責任。還有另一種情況是,當年輕員工在職業發展中遇到瓶頸,或者感到自己的能力無法勝任時,也會選擇離職避免面對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和挑戰。在上述的情況下,轉換工作成為一種心理上的逃避,讓他們可以暫時不用面對自己的挫敗感或自我懷疑。

(🔍️延伸閱讀:職場軟實力,運用三明治溝通法打造職場好人緣

不想被固定模式約束

這與現在所出現的「接案工作者」職業概念相同,越來越多人重視自身的自由與自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對工作的期望,不再只限於滿足生理需求、獲得經濟的回報,更認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根據自決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自主性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當人在工作環境中感受到過度的控制和限制時,他們可能對此工作的滿意度會開始下降。例如,如果一位Z世代的員工在一個嚴格規範、過度流程化的工作環境中,可能會感到自己的創意和決策自由受到限制,因而想離職。

另外,年輕族群非常重視自己創新的思維,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工作環境缺乏能夠互相激發創造力的空間,或者工作內容過於單一和重複時,可能會開始懷疑這樣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合自己?也會擔心自己被職場的老鳥同化,因而轉換跑道,避免自己出現老舊思維。

而上述這些轉換工作的心理原因並非完全負面的,其實更也是代表年輕族群對自我發展、適應變化的能力和尋求更好工作環境的渴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自己落入習慣性離職的狀況,畢竟不斷地轉換工作可能會導致經濟上的壓力、求職上的困難,還有可能影響個人與家庭、朋友間的關係。

二、習慣性轉職所面對之挑戰?

大部分的工作者在職涯的過程中,一定會依照自己人生的各種考量或階段而轉職,但若是習慣性的轉換職場已經變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那可能會為自己帶來一些生活與心理上的挑戰:


自我認知的混亂

當一個人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缺乏對自己能力、興趣和職業目標的明確認識時,他們可能會透過轉換不同的工作來尋找答案。這種探索過程,雖然是職涯探索的一部分,但如果過於依賴轉換工作來解決內在的不確定感,可能會演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模式。

舉例來說,剛畢業的新鮮人初入職場時,對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不甚了解,為了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他可能會不斷嘗試不同的職位和行業。然而,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他未能深入反思和理解自己的核心興趣和長期目標,這種模式可能會變得根深蒂固,使得他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持續重複這種模式,甚至到達退休階段。

生活經濟的失控

當一個人經常變換工作,特別是在沒有充分規劃和準備的情況下,他可能會面臨經濟上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這種經濟壓力往往會導致人在職業選擇上做出更多基於經濟考量,而非職業興趣或長期職業目標的決定。

此外,不斷習慣性的轉職,還可能讓自己在各項福利、收入、支出中失衡,甚至無法有效的存款,使自己陷入更龐大的金錢困境,因而忽視當初離職的初衷,在這種情況下,習慣性轉職不僅沒有解決根本的經濟問題,反而可能陷入一個負面循環—不斷尋找新工作以應付此時的經濟需求,卻造成長期職業發展的不穩定和缺乏連續性。

專業能力的斷層

在這個吃專業的職場環境中,不斷轉換職場可能會使自己的專業能力發展受到阻礙。例如:一位工程師在她的職業生涯初期先在一家軟體公司工作,然後轉到硬體開發,接著又轉到市場營銷,雖然這些經歷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她的履歷,但頻繁的轉換可能使她難以在任何一個領域積累足夠深入的專業知識,或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另一個例子是,一名年輕人可能因為對目前工作的不滿意,剛好聽到朋友介紹某個職業類別前景看好,便果斷決定轉職,但未真正考慮到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導致又在這個行業中受挫,使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鍛鍊出足夠專業的工作能力,進而找不到自身的價值定位。

家人親友的質疑

以目前的社會文化與家庭期待而言,穩定的職業依然被視為成功和責任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經常更換工作,可能會遭受家人和親友的質疑或不理解。這種來自親密關係的壓力和質疑可能會對個人的心理產生影響,驅使他們想嘗試更多的工作機會,試圖找到一份能夠獲得家人親友認可的工作。

另外,親友的質疑有時可能源於對當代職場變化的不理解。例如,一位追求創業或自由職業的年輕人,可能會遭受來自傳統觀念的親友對其職業選擇的質疑,而這些聲音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和職業選擇造成影響,導致他們在尋找工作時受到外部觀念的左右,進而因為無法做出自己想要的決策而感到失落、懷疑自己。

總而言之,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是絕對完美的。每一份工作都有其挑戰和限制,學會在現有的工作中找到價值和滿足感是職業成長的一部分。因此,當考慮轉職時,重要的是要深入思考並謹慎評估自己的決定,這包括考慮當前工作不滿意之處,是否可以透過改變態度或提升技能來解決,以及新工作是否真的能滿足你的職業目標和個人需求。摒棄「完美工作」的迷思,理性地評估自己的期望與現實,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職業選擇,使我們在職涯的路上更加穩定的前進。

(👉️延伸閱讀:想知道自己真正有興趣的職業是什麼嗎?請點選:我到底喜歡什麼?實用5步驟找出自己真正的興趣

 

📣【延伸推薦】快要分不清楚上下班時間了嗎?「建立明確工作與生活目標|正向心理學」指引線上課程

▶心理師將一步步陪著你探索現在自我狀態,並應用正向心理學的概念技巧,幫助你學會用正向的角度因應生活與工作上的壓力事件,原價699元,優惠價399元

 

加入圈圈好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面對婚姻危機:3個尋求心理諮商的重要性

在婚姻的旅途中,許多夫妻會遇到各種挑戰和磨合的問題,從日常生...

那些隱藏在內心沒說出口的痛!精選5部與「心」有關的台劇所要告訴我們的事 : 模仿犯、她和她的她、我們與惡的距離等犯罪心理

我們整理了5部與犯罪心理有關的台劇影集 : 模仿犯、她和她的她、...

一直在換新的伴侶對象嗎?5種潛藏在心理可能造成感情失敗的原因

雖然現代社會的婚姻的觀念日漸開放,但面對處在30至40歲的單身者...

性成癮該怎麼治療?

在上篇我們有完整的性成癮解析,了解到性成癮雖然未正式納入醫學...

癌症照護:如何照顧、陪伴癌症病人|癌症照護與策略一次看(下)

上篇我們提到關於照護者如何全面的照顧癌症患者,更提醒每一位照...

轉職前,你該預備的三大思維!搞懂你的轉職原因!

每個人的轉職原因不同,大家都做的事,不一定我也一定要做,因為...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