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呼救:探討性騷擾與性侵受害者的心理世界

2023-12-13

無聲的呼救:探討性騷擾與性侵受害者的心理世界

2023-12-13

無聲的呼救:探討性騷擾與性侵受害者的心理世界

作者:圈圈心理   3986

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性侵害與性騷擾已經有比以往更積極的防治宣導,但若發生在自己或親友身上,這些話題依然還是難以啟齒的秘密,而這些的黑暗與痛苦,也仍舊隱藏在被社會忽視的陰影之中。 尤其,當我們聽說身邊的朋友、家人或同事遭受這樣的創傷經歷時,心中除了萬千的不捨與憤怒外,同時也出現各種疑問與擔憂。我們可能想了解與幫助,但又不知道從何著手,畢竟在這個階段,可能是他們最脆弱不堪的時刻。


閱讀本篇文章,你會學會:

  1. 性騷擾與性侵害對受害者的心理影響?
  2. 4種受害者選擇沉默的原因?

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性侵害與性騷擾已經有比以往更積極的防治宣導,但若發生在自己或親友身上,這些話題依然還是難以啟齒的秘密,而這些的黑暗與痛苦,也仍舊隱藏在被社會忽視的陰影之中。

尤其,當我們聽說身邊的朋友、家人或同事遭受這樣的創傷經歷時,心中除了萬千的不捨與憤怒外,同時也出現各種疑問與擔憂。我們可能想了解與幫助,但又不知道從何著手,畢竟在這個階段,可能是他們最脆弱不堪的時刻。

但面對我們善意的關懷或陪伴,他們可能選擇故作堅強、沉默無語甚至不願面對,或許我們也不斷思考「該怎麼陪伴他們才好?」、「該怎麼說話才對?」、「他們為何不願意聊?」等等疑問都使我們不敢輕舉妄動,總害怕無意間觸碰到他們心中的傷痛,在這些無言以對的背後,心理究竟藏著怎樣的痛苦和原因?

在這篇專欄中,我們將嘗試理解性侵與性騷擾受害者的心理世界,學習如何成為他們真正的支持者,既需要有強大的愛與同理心,也需要有恰當的知識作為幫助。無論是作為朋友、家人,還是同事,我們都可以在他們最艱難的過程中扮演好一個陪伴的角色,學會如何聆聽,如何在言語與行動中表達我們的關懷,同時尊重他們的感受和界限,為他們帶來一絲溫暖和光明。

(💡延伸閱讀:有惡魔在身邊嗎?關於恐怖情人的心理與行為特徵

一、性騷擾與性侵害對受害者的心理影響?

性騷擾的定義範圍很廣,主要為受害者感到不舒服,且含有「性涵義」的言語或行為、態度、身體的接觸、姿態等都符合。同時也包括張貼海報、圖片、以利益交換報酬之承諾、做出具有性暗示的姿勢、性歧視言論等都算。

舉例而言:老闆故意將手搭在會計小姐的腰上,或故意擦撞小姐的身體部位或開黃腔。或是老闆向業務小姐說:「陪我睡一晚,我就升妳為業務經理。」等言行皆符合性騷擾。

性侵害的定義包含性交及猥褻,就是在未經他人同意,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對方意願之方法而發生性行為或猥褻。性侵害犯罪不只限於有插入的性行為,撫摸、碰觸或其他猥褻行為也是性侵害,且行為在客觀上須足以引起他人性慾,在主觀上須足以滿足自己情慾,而侵害他人的性自主決定之權利的猥褻行為也同樣屬於性侵害。

常見的有強姦或企圖強姦,只要在當事人沒有明確同意的情況下,被強迫進行性行為,就是性侵害。

總結上述兩者的定義,雖然性騷擾與性侵害都有「性」一詞,但兩者之定義還是不太相同,相同的是,對當事人造成的身心影響都非常巨大深遠。而在法律上的解釋,不管是對男生或女生,以強迫、威脅、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的方法而進行猥褻及性交者,都稱為是性侵害,所以法律上不只保護女生,也保護男生。

被「性騷擾」者的心理影響

性騷擾通常發生在充滿壓迫或權力不平等的環境中,常見的可能有職場、學校、機構中,當然也有可能是遇到陌生人、偷窺狂等危險人物,導致被騷擾。而當一個人長期處在權力不平等、遭受騷擾的環境時,他們可能感到無助和孤立,因為權力結構往往使他們難以抗議或求助,使他們的心理可能處在隱忍、壓力及憂鬱的狀態中,常見的心理影響有:

缺乏安全感

根據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感是基本人類需求之一,位於生理需求之上。當這一需求受到威脅時,受害者會經歷重大的心理壓力和不安。

而性騷擾通常發生在受害者原本感到安全的地方,如工作場所、學校或公共空間,當這些地方成為不安全的源頭時,當事人可能會感到他們無處可逃。舉例來說,一位在辦公室經常遭受性騷擾的員工,可能會開始感到在工作環境中缺乏安全感。他們可能會感到持續的焦慮和不安,擔心騷擾會再次發生,甚至擔心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

此外,遭受性騷擾可能會破壞受害者對其他人的信任,這種信任的喪失會進一步加深他們的不安全感,使他們在處理情緒與人際關係上更加困難。

自信心下降

性騷擾經常涉及對當事人尊嚴的侵犯,如不受歡迎的評論、性暗示或者身體上的不恰當接觸,這些行為可能使受害者感到自己被物化或被貶低,進而引發對自己身體和人格的質疑。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女性在工作場所不斷遭受性別歧視的評論,她可能開始質疑自己的專業能力,感覺自己只被貼上性別標籤、工作能力則被視而不見。

此外,遭受性騷擾可能導致受害者感到無力和羞恥,進一步削弱他們的自信心與自尊。例如,當一個人感覺自己無法控制周圍發生的騷擾行為,或者感覺到提出抗議可能會帶來負面後果時,他們可能會感到無助,從而對自己的判斷和能力感到懷疑,對待工作也力不從心。

對兩性的懷疑

當一個人經歷性騷擾,尤其是當加害者是他們所認識的人時,這種經歷會破壞他們對人性的基本信任,而這種信任的損失不僅限於與加害者的關係,而且可能擴展到對整個性別的一般懷疑。

而經歷性騷擾的受害者可能會對建立親密關係產生恐懼或抗拒,同時,也可能會將這種不信任態度,轉移到與異性的人際互動中,導致他們在建立新關係時變得過分謹慎或懷疑,因而表現為對異性的意圖和行為過度解讀,或者在與異性互動時感到焦慮和不安。例如,一位女性在工作場所遭受男性同事的持續性騷擾後,可能會對所有男性同事產生戒心,甚至可能將這種戒心擴展到其他社交環境中的男性,不敢踏入戀愛。

(👉️延伸閱讀:性別差異與情感需求:理解男女的心理世界|男女心理學與心理差異

身陷負面情緒中

當一個人遭遇性騷擾,卻發現自己無法改變這種處境,甚至在尋求幫助時發現求助無門,他們往往會陷入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和負面情緒的循環。這種感覺源於對自身處境的絕望感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當他們擔心自己可能失去工作、社會地位或人際關係等重要事物時。

當受害者感覺自己在內外都無法找到出路時,這種持續的壓力可能轉化為憂鬱或持續的情緒低落,他們會感到恐懼、無助、被遺棄、患得患失,甚至可能對周圍所有人和整個社會系統失去信任,不僅影響當事人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成就,還可能對其長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被「性侵害」者的心理影響

而性侵害帶來的身體和心理創傷更是雙重的打擊。與性騷擾相比,性侵害往往涉及更直接和強烈的身體侵犯,這種身體與心理的創傷相互作用,造成更複雜和持久的心理傷害,受害者可能會經歷憂鬱、焦慮、甚至精神症狀,這些都是心理創傷向身體層面的延伸。

而 Brugess 和 Holmstromm(1973)提出性侵害受害者造成的創傷反應,稱為強暴創傷症候群(性侵害創傷症候群),性侵害受害者都受到此創傷的困擾,影響期間由數天到數週或數年、甚至終生受害,即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簡稱PTSD)。

而他們針對性侵害受害者的影響共歸納出以下四個層面:

通常性侵害受害者還會在經歷性侵害後經歷兩個主要階段:

急性階段

  • 這個階段通常發生在創傷事件後的幾小時到幾周內。
  • 受害者可能會表現出極度的情緒波動,包括恐慌、恐懼、焦慮、憤怒、和悲傷。
  • 他們可能會經歷震驚和否認,不願相信事件的發生。
  • 在此階段,受害者可能會有睡眠困難、食欲不振、持續的身體緊張和警覺性。
  • 部分受害者可能表現出逃避行為,試圖逃避與創傷相關的人、地點或事物。
  • 部分受害者可能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麻木或脫離現實感,這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延伸閱讀:睡眠課程有用嗎? 從睡眠的根本帶你解決失眠問題

長期再適應階段

  • 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月到幾年,甚至更長。
  • 受害者可能會持續經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包括失眠、噩夢和創傷相關的慢性焦慮。
  • 在此階段,許多受害者會開始處理和整合創傷經歷,這可能包括經歷悲傷和憤怒的情緒。
  • 受害者可能會有長期的信任問題,尤其是在建立親密關係方面。
  • 某些受害者可能會發展出複雜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TSD),特別是在長期或重複的性侵害情況下。
  • 此階段可能還包括尋求心理治療、建立支持系統,以及發展新的應對策略來處理創傷的影響。

雖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完全體會到他們所承受的痛苦和困擾,但透過學習和理解他們的處境,我們可以更有同理心地支持和陪伴他們。當我們開始意識到這些創傷的深度和影響範圍時,我們便能以更為敏感細膩和適當的方式來提供幫助。

(👉️延伸閱讀: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微笑著卻內心悲傷, 何謂「微笑憂鬱症」?

二、受害者選擇沉默的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許多遭受性侵或性騷的受害者,無法在事件發生的當下立即求助,也不願意找最親近的家人或朋友說出口,等到過了一陣子,我們得知後說出:「你怎麼現在才說?」、「為什麼那個時候不趕快說?」等等的話語,雖然我們可能是心疼對方的處境,但卻也是對他們的不理解,為何他們不願意承認?為何他們選擇沉默?以下我們整理出4個主要原因,能夠理解受害者在事件當下的心理狀態。

感到自責與羞恥

根據創傷理論,性侵害是一種極端創傷經歷,對受害者的尊嚴和自主權造成嚴重傷害,這種創傷會引發深刻的羞恥感,是由於受害者感到自己在最私密的層面上被侵犯。此外,社會環境依然也對性侵害受害者存有污名和刻板印象,使受害者加劇這種羞恥感,擔心被親友責備或批判。

其次,受害者也會陷入自我責備的狀態中,而這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因受害者試圖想恢復對自己人生的控制感,因此會錯誤地認為是由於自己的某些行為、選擇或原因,導致被性侵或性騷情況出現,這種自我責備感與羞恥感使他們選擇沉默,因為他們害怕面對自己與他人。

不被相信或接受

性侵害受害者常常擔心他們的受創經驗會遭到質疑,尤其是在缺乏有利的證據下,因此他們可能會思考,到底該不該說出口,會不會身旁的人不相信或不接受。另外,受害者可能也擔憂當自己說出口會受到不合理的對待,這種對負面反應的恐懼,可能使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以避免進一步的心理傷害。

目前常提到的「第二次創傷」(secondary victimization)概念,也解釋了受害者為何擔心不被相信,尤其當需要不斷出庭去論述、補充說明當下發生的事,這些都可能讓受害者處在害怕中,使他們光想就不願意面對,因而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對分享經歷的猶豫。

擔心親友難過

受害者可能認為透露自己的受創經歷,會讓親近的人感到悲傷、憤怒或無助,這種對親友情感反應的擔憂,可能導致受害者選擇隱瞞事實,以免給親友帶來情感上的困擾。

其次,受害者可能擔心,如果事件曝光,他們可能需要面對長期且昂貴的法律程序。在許多情況下,打官司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投入,這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可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受害者可能會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擔心家庭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持一場可能漫長和昂貴的法律戰鬥。

此外,受害者自身也可能希望能夠獨立處理這些問題,不想依賴他人或將負擔轉嫁給親友,這種想要自己面對問題的心態,可能部分源於想要保持自主和控制感,以及避免成為家庭中的「問題源」。

處在情緒創傷中

當遭受性侵害或性騷擾時,會引發一系列強烈的情緒反應,包括恐慌、恐懼、悲傷和憤怒。這些情緒反應可能非常巨大,足以壓倒受害者任何想要開口的動機,以至於受害者難以處理和表達這些感受。在這種情緒創傷的狀態下,受害者可能無法在當下或事發之後立即向他人吐露自己所經歷的事情。

此外,這類的創傷還可能導致受害者感到心理上的麻木或與現實的脫離,是一種受害者獨有的心理保護機制,避免再次受到過度的不信任或攻擊。

🔍️若親友現在無力出門,也不知道該怎麼求助,只要按下鍵盤就能快速找出適合你的心理師,並開啟你的心理諮商服務👉️圈圈心理平台遠距諮商全新服務上線,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在我們試圖理解和幫助經歷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受害者時,常常無意中將自己的主觀想法和期望強加於他們身上。我們可能認為,如果自己處於相同的情況,會立即尋求幫助或向他人吐露,卻忽略了每個人的反應和處理創傷的方式都是獨特的。

這種基於我們自己的假設和期待的反應,可能無意中對受害者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讓他們感到被誤解和孤立。他們可能因此陷入更深的痛苦和孤獨中,感到無處可逃,被迫獨自面對外界的壓力和內心的創傷。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同理心,學會放下主觀與偏見,真正傾聽和理解受害者的感受和需求,以更加細膩和支持性的方式來陪伴他們。

最後,我們也要相信並鼓勵受害者,按照自己的節奏步伐前進就好,康復之路並非一蹴而就,而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空間,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和界限,不施加壓力或期望,雖然這段旅程可能充滿挑戰,但只要我們堅持用愛陪伴下去,總會有一天迎來轉機,讓我們一起陪伴他們走過這段艱辛的過程,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光明。

(👉️想知道有哪些求助資源可以使用?請點選:性騷擾與性侵害受害者的求助資源指南

 

加入圈圈好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失眠怎麼辦?看看心理師怎麼說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犧牲睡眠來應對工作壓力,也已經將...

失戀療傷法:失戀後如何重新找回自我

人生中,我們幾乎都會經歷那份痛徹心扉的失落-「失戀」。這份痛...

不溺愛也不打罵:談父母管教中2個極端對孩童的影響 | 不可忽視的孩童教育

在少子化的社會背景下,許多獨生子女成為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愛、...

身心健康革命:3個心理諮商在全人照護中的角色

在現今快節奏的社會中,健康已經成為我們最寶貴的資產之一。然而...

3種實用小工具,開啟你的GTD時間管理法

在上篇我們提到關於GTD的認識,相信有許多人已經迫不及待渴望能...

正向管教工具箱:5個實用技巧幫助你優雅育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我們與孩子的溝通及教養,變得越來...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