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故意唱反調?學會這5招你也可以不用硬碰硬

2024-05-28

孩子總是故意唱反調?學會這5招你也可以不用硬碰硬

2024-05-28

孩子總是故意唱反調?學會這5招你也可以不用硬碰硬

作者:圈圈心理   2000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把書包隨手一扔,然後開始玩遊戲,而不是坐下來寫功課時,你是否不自覺的就有一股怒氣油然而生?當你強迫孩子關掉遊戲,坐到書桌前時,卻發現他心不甘情不願地拖延時間,是不是逼得你又要大聲斥責他?或者,當發現孩子說謊,隱瞞自己做錯的事情時,你是否總是感到失望與憤怒,最終選擇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訓他?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把書包隨手一扔,然後開始玩遊戲,而不是坐下來寫功課時,你是否不自覺的就有一股怒氣油然而生?當你強迫孩子關掉遊戲,坐到書桌前時,卻發現他心不甘情不願地拖延時間,是不是逼得你又要大聲斥責他?或者,當發現孩子說謊,隱瞞自己做錯的事情時,你是否總是感到失望與憤怒,最終選擇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訓他?

身為家長的我們,常常在面對這些情況時感到無助和挫敗。孩子的不合作與反抗行為,不僅讓我們感到壓力重重,還經常讓我們質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永遠無法理解到底自己是哪裡做錯了?為何孩子總是那麼喜歡與我唱反調...?

其實,我們必須先接受這些令我們頭痛的行為,因為這些行為背後藏有孩子成長的需求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當我們能理解這些需求,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應對方式。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將與你分享5種不再硬碰硬的方法,幫助你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不再感到無所適從,而是能更加從容、有技巧性的引導。(👉️延伸閱讀:從權威到尊重:正向管教的理念與實踐

5種不再硬碰硬的育兒之道

我們常常需要提醒自己,孩子他們的自控能力還在發展當中,而這也是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提供幫助和引導的地方。透過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引導他們,也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責罵或懲罰,只要我們記得這一點,以下5個方法應用起來的效果將會加倍靈驗喔!

理解孩子的反抗行為是減少親子衝突的關鍵。因為孩子的行為並非無緣無故,每一個反抗行為的背後都有其內在動機和需求。孩子可能在測試界限,渴望想和大人一樣能獨立或自己做決定,因此表達出不滿和情緒。當我們理解這些原因時,可以採用更冷靜和有策略的方式來回應,而不是立即進入衝突模式或試圖想要壓制他們。

家長可以怎麼說?

當孩子拒絕做功課時,你可以說:「我看到你現在很不想做功課,是因為你覺得它很難嗎?還是你今天太累了?」這樣的說法表達了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家長怎麼做?

可以在孩子做功課前給他一些休息時間,讓他放鬆一下,再一起討論怎麼更好地完成作業。這樣,孩子會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反抗情緒也會減少。

這個方法建立在共情和理解的基礎上,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和理解,自然便會減少對父母的抵抗心理。深入理解孩子的行為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正關心他們,理解父母重視的不僅僅是行為,更多的是他們的感受和需求。這種情感上的連結能建立更深的親子信任,進而減少衝突。對孩子而言,這種理解是非常需要與重要的關鍵,能讓他們感到被愛和被尊重,同時提升雙向情感良性發展。

給予孩子選擇權是一種有效且直接的方法,同時還能減少唱反調的行為。當孩子感受到他們在某些方面擁有自主權時,他們會更加願意合作。然而,我們必須提供足夠明確的選項,且在我們可接受的範圍內。

家長怎麼說?

當孩子不想吃蔬菜時,可以說:「你想吃胡蘿蔔還是苦瓜?這兩種都對你的身體很好,你可以選一個。」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且不論孩子做出何種選擇,也都符合父母的期望。切勿要求孩子按照我們的指令全盤接收,否則只會引來更大的衝突。

家長怎麼做?

提供幾個可行的選項,並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比如,讓孩子選擇今天穿哪套衣服、或晚飯想吃什麼蔬菜。這樣一來,他們會感受到享有自主權,也將更願意配合父母的要求。

這個方法能滿足孩子的自主需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主意識會逐漸增強,他們會很希望能對自己的生活做出決定。當我們在可控範圍內給予他們選擇權,他們會感到被尊重,也會更願意配合父母的要求。這樣的選擇權能改善親子關係,避免硬性要求帶來的對抗。而對孩子的心理狀態而言,這種做法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決策能力,並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價值感。

(👉️延伸閱讀:5個教養地雷你踩倒幾個?關於家長親子教育必須知道的事

改變對孩子說話的態度是一切的關鍵。因為就算父母親有正確的觀念,但只要態度沒有改變,孩子依然會繼續反抗。畢竟,孩子的情感和行為受到父母言行的影響很大,當我們以溫和、尊重和鼓勵的態度與孩子交流時,他們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家長怎麼說? 

當孩子不願意配合整理家務時,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累,但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家事變得有趣些。」這樣的語氣和態度,不僅表達了我們的理解和支持,還能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跟他們站在同一邊的。

家長怎麼做?

用溫和的語氣與孩子交流,盡量避免命令和指責。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予真誠的讚美和鼓勵。例如:當孩子完成家事後,可以說:「你今天完成家事的方式讓我很驕傲,真棒!只要你想做就一定做得到~」

這個方法能有效建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時,他們也會更願意聽從建議和配合要求。當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真正關心他們的感受時,他們也會更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建立起雙方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對孩子的心理狀態而言,這種尊重和理解能讓他們感到被愛和被接納,同時增強自尊心與安全感。

(👉️延伸閱讀: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如何培養孩童健康之心理

累積家庭的正向情緒存摺,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創造、多積存愉快且正向的互動和回憶,這樣一來,當親子間發生衝突時,彼此的情感基礎將依然穩固,也更容易找到和解的方式。

家長怎麼說?

每天晚上的睡前時光,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感恩時刻」的小活動:「今天有什麼事情讓你感到特別開心?我們一起來分享吧。」這樣的溫馨時光,使親子雙方都能沈浸在正向的情緒中。

家長怎麼做?

可安排每週一次的家庭活動,如遊戲夜、野餐、旅行、或手工藝製作等,有關孩子喜歡的互動都可以多安排一點,這將有助於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也可讓孩子多多參與事前準備工作,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累積正向存摺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安全和幸福。當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持時,他們的行為會更加積極,也更容易遵從父母的指導,較不易故意唱反調。

此外,累積正向情緒存摺也能改善親子關係,讓親子間有更多正面互動和共同回憶,在遇到困難時提供支持和緩衝。對孩子的心理狀態而言,這種積極的家庭環境能增強安全感和幸福感,讓他們在面對挑戰時更有信心和韌性。

(💡延伸閱讀:不溺愛也不打罵:談父母管教中2個極端對孩童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榜樣,孩子經常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和態度。因此,以身作則,展現我們希望孩子學到的行為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家長怎麼說?

如果希望孩子在情緒激動時能夠冷靜處理,那你可以對孩子說:「當我感到生氣時,我會深呼吸,冷靜下來後再解決問題。你也可以試試這樣做~」如此一來,孩子會看到並學到如何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冷靜和理智。

家長怎麼做?

回歸到父母自己身上,當自己感到生氣或沮喪時,請努力保持冷静,並用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比如,在面對夫妻衝突時,盡可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耐心和冷靜,等到孩子睡了再與先生針對衝突點好好溝通,不讓孩子模仿你失控的行為,而是學會好好處理情緒和問題。

我們都知道孩子會觀察父母的行為,也會應用在處理情緒和人際關係中。當父母以積極、健康的方式處理問題時,孩子自然也會模仿這些行為,減少反抗和衝突。以身作則的能力之大,當我們建立良好的家庭榜樣,讓孩子感受到家庭中的一致性和安全感。而當孩子看到父母以誠實、尊重和愛心對待他們時,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對孩子的心理而言,這種榜樣的力量能讓他們學會如何處理情緒和人際關係,在成長過程中更加自信和健康。

🔍️若你想省去交通時間並想要快速找出適合你的心理師,並開啟你的心理諮商服務👉️圈圈心理平台遠距諮商全新服務上線,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你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每一次的衝突、每一次的爭吵,可能讓你感到挫敗甚至和另一半產生矛盾。這些育兒的挑戰讓你時常筋疲力盡,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以及是否適合當媽媽。

但請相信自己!這些情緒是完全正常的,因為教養孩子從來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若你正感到身心俱疲、想要放棄時,請記得務必要嘗試慢下來。你不需要是一個完美的家長,你只是需要暫時放下那些繁瑣的事物,給自己一段時間來放鬆和恢復,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你的寶媽專屬身心顧問已經上線!每月抽出3名單次線上諮詢(價值$1,500元(原價2,000)活動只到113年12月31日止。

 

這是一個專為新手媽媽和孕婦設計的轉變計畫,為媽媽們提供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空間,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心理師帶領,透過與專家一對一線上互動,支持媽媽們在育兒及自我身心上的所有照護。健康的孩子來自於擁有健康心理的媽媽,讓我們輕鬆自信的擁抱母職,培養身心全方位的健康與和諧。

 

加入圈圈好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長照照護與陪伴,長照路上的你並不孤單|長照補助、政策、心理一次看(上)

在這個醫療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時代,那些曾經撐起整個家庭的長輩,...

如何運用艾瑞克森催眠治療,提升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

艾瑞克森催眠治療是心理治療方法,幫助個案發掘內在資源,解決情...

面對內在的迷茫的時候怎麼辦 ? 主動出擊與自我合作!

面對『迷茫』你的感覺是什麼呢? 其實在迷茫的時候,是來自「...

看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五大金句告訴我們,罹患精神疾病其實並不可怕!

熱播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是一部深入探討精神健康議題的...

遠離他人的期待:4步驟重新喜歡自己的人生自由式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經常發現自己被他人的期望所左右,不論是在...

走出婚姻低潮:重燃愛火的心理策略

近期剛在影視串流平台上映的韓劇「淚之女王」,除了高顏值的男女...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