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溺愛也不打罵:談父母管教中2個極端對孩童的影響 | 不可忽視的孩童教育

2023-12-20

不溺愛也不打罵:談父母管教中2個極端對孩童的影響 | 不可忽視的孩童教育

2023-12-20

不溺愛也不打罵:談父母管教中2個極端對孩童的影響 | 不可忽視的孩童教育

作者:圈圈心理   3905

在少子化的社會背景下,許多獨生子女成為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愛、期望、夢想都集中在單一或少數的孩子身上。但父母育兒的這道申論題沒有固定答案,只能隨著孩子成長階段的改變,我們的教養方式也隨之調整,當與親朋好友聊到自己的育兒方式時,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與討論,或許也不禁讓你感到困惑:現階段的教養、教育風格真正適合我的孩子嗎?


閱讀本篇文章,你會學會:

  1. 當「過度溺愛」孩子時,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
  2. 當「過度打罵」孩子時,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

 

在少子化的社會背景下,許多獨生子女成為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愛、期望、夢想都集中在單一或少數的孩子身上。但父母育兒的這道申論題沒有固定答案,只能隨著孩子成長階段的改變,我們的教養方式也隨之調整,當與親朋好友聊到自己的育兒方式時,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與討論,或許也不禁讓你感到困惑:現階段的教養、教育風格真正適合我的孩子嗎?

 

在現在的社會中,有些家長可能堅信只要無條件寵愛著孩子、竭盡所能為孩子鋪平道路、解決所有問題,就能讓孩子擁有更順利美好的人生;而有些家長,只相信透過責備或打罵,才能讓孩子記取教訓、學會生活的規則、避免犯錯,但這兩種處於天平兩端的「愛的管教法」是否真的會讓孩子擁有健康、良好的人生發展呢?

 

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將尋找一條管教孩子的中庸之道,也讓父母們了解過度溺愛與過度打罵這兩種教養風格,會對孩子帶來哪些影響與後果,讓父母們理解在愛與紀律間如何找到平衡,同時學習聆聽孩子的心聲,幫助他們克服與面對挑戰,培養他們獨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自己成為更值得孩子們傾訴與依靠的父母。

(🔍️延伸閱讀:面對獨生子女的挑戰:父母該如何理解與陪伴

一、當過度溺愛孩子時,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顯示5成的孩子因家長過於寵溺,出現「慣寶寶」的症狀,調查更發現,符合上述「兇、挑、拗」等習性的任性小霸王,比例高達15.2%,其中獨生子女恃寵而驕的情況最為明顯,且年紀越大的孩子容易更加驕縱和任性,並沒有隨著年紀成長,而學習到應有的情緒管理和體諒別人的心,加上普遍因父母太過溺愛未曾做過家事,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逐漸養成「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的現代慣寶寶寫照。

 

而父母會出現溺愛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出自父母親或照顧者個人的心理原因。首先,在少子化與大環境經濟壓力的趨勢下,讓許多家庭決定只要養育一個孩子就好,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親會將所有關注和資源都集中於這唯一的孩子身上,因此容易導致過度保護和寵愛。其次,補償效應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有些父母可能在自己的童年時期感到物質與情感的缺乏,因此會不斷滿足孩子所有的需要,特別是物質上的滿足,透過這樣的補償機制,藉以填補兒時所留下來的遺憾。

 

另隨著經濟能力的提升,有些家庭因著雙薪的緣故,有比以往更高的機會來滿足孩子的需求,甚至是一些不太需要的奢侈品,這種環境下,孩子便會認為自己不需要特別努力,就很習慣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當然還包括因受孕不易,導致父母傾向於過度保護和寵愛這個得來不易的孩子,以及有些孩子可能是出生在隔代教養的家庭結構中,祖父母出於對孫子孫女的深厚愛意、或是希望彌補沒有父母的缺憾,往往會更加溺愛他們,上述的種種情況,都可能導致孩子更易被慣壞。

 

其實,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並不少見,但很少有家長願意承認自己的行為是溺愛。有些家長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過度寵愛孩子,或者未能正視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這種缺乏自我意識的狀態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問題,以下我們整理4種溺愛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讓父母能更加具體知道溺愛會對孩子心理帶來的陷阱。

(🔍️延伸閱讀:5個教養地雷你踩到幾個?關於家長親子教育必須知道的事

依賴性更強

當父母過度溺愛孩子,常常會對孩子過度保護,並滿足其每一個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往往不需要自己解決問題,因為父母總是立即介入,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而這些看似愛的援手,也會導致孩子無法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自信心,進而對父母過度依賴。

 

里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也提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達到不同階段的特定發展任務。在幼童階段中,培養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任務被父母取代,他們就可能在未來難以發展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例來說:一個孩子在學校遇到困難或與同學的衝突,而父母總是立即介入,替孩子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辦法,這個孩子就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同時也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只要一發生困難時就會請父母幫助,而不是嘗試獨立處理。

以自我為中心

當父母過度溺愛孩子時,除了孩子可能發展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質外,還可能形成一種強烈的權利意識感。這種權利感是指孩子對於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無論是物質上或情感上)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期望,只要期待無法被滿足,就會開始吵鬧抗議、甚至情緒失控,直到目的達成才肯罷休。這種心態往往源於父母過分迎合孩子的需求,使孩子相信他們的任何要求都應該得到滿足。

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特別是那些習慣於父母不斷滿足他們每一個願望的孩子,會逐漸認為他們有權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這種心態會影響他們與他人的互動方式,可能表現為對同儕或他人的不尊重、不滿足需求時的不合理憤怒、或者在集體活動中的不合作行為。

例如,一個習慣於父母總是為他們購買新玩具的孩子,可能在學校裡要求老師和同學也要滿足他的需求,當不被滿足時會感到不公平或憤怒,這可能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得到所有,並對自己得不到的事物感到生氣,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有權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行事。

這種過度自我中心的權利感,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還可能對他們的長期心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容易遭受到他人的討厭,且無法配合不同的對象或環境,做出適時的協調與退讓。

無法順利發展自尊心

因為自尊心的建立與個人的成就、自主性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密切相關。過度溺愛的孩子往往缺乏面對挑戰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他們無法順利建立起基於自身能力和成就的自尊感。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孩子從未有機會獨力完成一項任務,或解決一項事情,那可能是因為父母總代為介入,這個孩子的信念就會相信他自己無法獨立完成這些任務,對自己沒有信心,也影響他們對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因為他們沒有任何透過自己努力來獲得成就的經驗。

根據自我效能理論,當人們相信自己能夠有效地執行某項任務時,他們更有可能成功並感到自信。相反,如果孩子從未有機會鍛煉和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們可能會發展出低自我效能感,而這將直接影響他們的自尊心。

此外,依賴於外界(特別是父母)的認可和讚賞來建立自尊的孩子,可能會發展出脆弱的自尊心,因他們自尊心的建立經驗,是依賴於他人的評價,而不是根植於自己的內在價值和成就,而這也會使自尊心在面對挑戰和失敗時更容易受挫。

情緒行為困擾

過度溺愛的父母總是避免孩子感受到任何不適或挫折,習慣插手幫孩子解決各樣的難題,而這樣的教養模式必定會阻礙孩子學習如何獨立、調適面對失敗的情緒、挫折的感受等。

例如,一個經常被父母保護免受失望和挫折的孩子,可能會在未來遇到難以立即解決的問題時,而感到極度焦慮或沮喪,但他們因為缺乏調節情緒的經驗,因此在面對這些外人眼裡的小挫折時,可能會表現出過度憂鬱或誇大等崩潰情緒。

此外,過度溺愛可能會導致孩子發展出一種錯誤的世界觀,認為他們應該總是感到快樂和滿足,而無法接受失敗或不滿,這可能使他們無法接受任何負面消息、噩耗,甚至在遭遇打擊時因為不知如何面對,而做出如自殺或自傷等負面行為。

從上述4種過度溺愛的行為來說,父母過度溺愛的管教方式,可能會妨礙孩子發展成為獨立、負責且有良好適應能力的成年人。父母們需要知道現在認為對孩子的愛,並非是真的對孩子有益的愛,因此,需要不斷意識到自己的教養行為與可能造成的後果,並學會慢慢放手,讓孩子擁有自主性、嘗試面對困難,在任何一次的失敗經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從而促進孩子全面健康性的成長。

(💡延伸閱讀: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如何培養孩童健康之心理

二、當過度打罵孩子時,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許多人認為嚴厲和懲罰是教育孩子的最有效手段,因為它們能迅速制止孩子不對的行為。確實,在某些情況下,懲罰可以立即產生效果,但當我們選擇打罵這種方法時,卻往往忽視了長期後果。而這打罵式的教育,其實是源自於父母親無法接受孩子的「失控」,因此他們選擇透過此方式來控制孩子,同時讓孩子不再吵鬧哭泣。

而父母選擇以打罵方式來管教孩子,當然也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及成長經歷有關。例如:許多父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也可能經歷過類似的打罵方式,這種從小到大的教育經驗,可能使他們認為打罵式的教育,是對孩子最正確和有效的方法,而也因為這樣的觀念,這種教養風格往往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模式,並且深深根植於我們現在華人的文化和家庭傳統中。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一些父母已經習慣打罵式的教育,並嘗過打罵孩子後立即見效的甜頭,認為這樣的管教可以立即斷絕不良行為,並迅速建立起他們在家庭中的權威地位。雖然,這種方法可以迅速糾正孩子的行為,並對孩子產生即時的震懾效果。但久而久之,這種方法會忽視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和理解孩子行為背後動機的重要性,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綜上所述,父母選擇以打罵方式來管教孩子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結果,而這種做法往往是出於習慣、無力感、對於立即效果的追求,或是缺乏其他育兒策略。然而,過度的打罵不僅可能讓孩子身體飽受煎熬,心理也無法快樂起來,甚至長期活在大人們所給的陰影之下。

根據《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作者簡.尼爾森(Jane Nelsen)在書籍指出,懲罰會帶來4個「R後果」,分別為:

  • 憎恨(Resentment):長期被嚴厲對待或打罵的孩子,可能會對父母或其他權威人士產生憤怒和敵意,這種情緒可能源於感受到的不公平、恐懼或痛苦。他們可能會有:「不公平!我無法信任大人」的情緒與心態出現。
  • 報復(Revenge):孩子可能會尋找機會,以負面行為來報復或反抗,這可能表現為對父母、老師或同齡人的挑釁、攻擊行為,他們可能會有:「現在你們占上風,但是我會討回來的!」的想法或計畫。
  • 叛逆(Rebellion):經常遭受嚴厲懲罰的孩子,可能會開始反抗規則和權威,逃避那些使他們感到不舒服或受到壓迫的情況,例如:「我就偏要這樣,你能對我怎樣?」的不合作態度。
  • 退縮(Retreat):這類孩子也可能選擇退縮來應對持續的負面管教,包括社交退縮、情感封閉、或學業成績下降等,甚至他們可能會「偷偷摸摸的做某件事,或削弱自尊證明自己很壞」。

當父母用打罵來懲罰孩子時,孩子們可能無法意識到,他們的這些行為是好還是壞。比如,一個經常被懲罰的孩子,可能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然後他就可能繼續做出一些被認為不好的行為,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而另一個也認為自己很壞的孩子,可能會過度努力討好別人,希望透過這樣做,來獲得他覺得自己不配得到的愛和肯定。因此,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對孩子未來的行為產生長遠的影響。我們不能只看到短期的嚇阻效果,而忽略這些行為,可能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心理。

自我價值感低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主要是由他們與父母和其他關鍵照顧者的互動中形成的。當這些互動充斥著批評、責備和懲罰,而不是支持和鼓勵時,孩子可能會開始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和尊重。

例如,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可能會漸漸相信自己是有缺陷的,或認為自己做不到任何事情。這種持續性的負面傷害可能會深植於孩子的心理,使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好,進而影響他們的自尊和自信。長期而言,這可能導致他們在學業、人際關係和日後的職業生涯中遇到困難,因為他們缺乏成功所需的自信和熱情。

根據依附理論,幼兒時期與照顧者的互動模式會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後續的人際關係產生深遠影響。被打罵和批評是一種負面的依附經驗,它可能導致孩子發展出不安全的依附模式,這會影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與他人的互動。

此外,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也指出,當人感覺到無法控制自己的環境時,他們的自主性和自我價值感會受損,就像是長期被打罵的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環境,並且他們的行為僅僅是為了避免遭受懲罰,而不是基於自己的選擇或能力。

無法信任他人

因為孩子的基本信任感是在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中建立的,如果這些互動充滿了恐懼、傷害和不可預測性,孩子可能會把親近和信任與痛苦和危險聯繫起來。

舉例來說,一個經常遭受父母嚴厲打罵的孩子,可能會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因為他們在最應該感到安全和被愛的關係中經歷了痛苦。這將導致他們在建立友誼或親密關係時感到猶豫和恐懼,因為他們擔心再次受到傷害。

而依附理論強調,幼年時期與照顧者建立的安全依附關係,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發展至關重要。當這種關係被破壞,特別是透過暴力或嚴厲的批評時,孩子可能會發展出不安全的依附模式。此外,長期遭受虐待或嚴厲對待的兒童,在成年後可能會對他人抱有戒心,難以打開心扉,或者在關係中表現出過分的防衛性和敏感性,這會直接影響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信任,在團隊合作上、人際關係上也容易面臨困境。

攻擊性或退縮行為

攻擊行為通常是一種對抗性的反應,表現為對父母、同齡人或其他人的敵對和挑釁。例如,一個經常被嚴厲打罵的孩子,可能會容易具備攻擊性或反抗性,對父母或老師表現出不服從,或者在學校欺負其他孩子。這種行為可能是他們試圖表達不滿和建立控制感的方式。

另一方面,退縮行為是一種防衛性的反應,通常表現為避免社交互動、沉默寡言或情感上的封閉。例如,一個經常遭受打罵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內向和孤僻,避免與他人建立關係,或在學校避免參與團體活動。這種行為可能是他們保護自己不受進一步傷害的方式。

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通常發生於當人經歷或目睹了極端的事件,這些事件可能超出了他們處理壓力的正常能力範圍。對於兒童而言,長期的打罵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心理上的創傷,因為破壞了他們對世界的基本信任和安全感。

例如,一個經常遭受父母打罵的孩子可能會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如反覆回憶創傷事件、夜間噩夢、過度警覺、以及情緒麻木。這些症狀不僅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社交能力。

而許多研究也表明,童年時期的虐待和創傷經歷與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關。這些問題包括焦慮、抑鬱、自我傷害行為,甚至成年後的心理疾病,特別童年時期遭受的虐待,可能會改變大腦的發育,尤其是那些與壓力反應和情緒調節有關的區域。

(👉️延伸閱讀:認識童年創傷,關於童年創傷的後遺症

其實,很多父母自己從小被嚴管長大,因此刻意想給孩子愛的教育,卻因為高溫和、低堅定而陷入溺愛的模式,也有更多的父母,則是在嚴厲管教和溺愛之間擺盪:嚴厲管教、打罵孩子之後產生罪惡感,又轉變為溺愛,一陣子後又因受不了孩子被寵壞,又回到嚴厲管教,這樣的管教模式可能會讓孩子不斷活在徬徨害怕中,因為他們無法得知父母親的下一步到底要做什麼,使孩子的心理可能備受煎熬。

在充滿挑戰的育兒旅程中,找到既不溺愛也不打罵的教養平衡,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一大難題。而這個平衡點在每個家庭、每個孩子身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當我們在教養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我們必須記住,即使是我們成人也有許多不完美之處,那麼那些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自然更是如此。

教養的關鍵在於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獨特性,並與他們建立起穩固而充滿愛的關係。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聆聽孩子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感受。在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用溝通和引導來循循善誘,而不是用嚴厲的言語或行為來進行批判。透過這樣的互動,我們不僅在教導孩子如何成為更好的人,同時也在訓練自己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

教養不僅關於孩子的成長,也是關於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當我們對孩子展現出理解、耐心和愛,我們也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圓融、更成熟的人。我們的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禮物,與他們一起成長、學習,共同創造一個充滿愛和理解的家庭環境,是我們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使命。

(👉️延伸閱讀:什麼是直升機父母?關於直升機父母的5個教養模式

 

【課程推薦】了解如何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學會靈活運用可操作的教養觀念,育兒路上不苦惱。

給父母的親職課 | 幼兒發展認識早,育兒路上不苦惱

我的孩子有點獨特 | 進入兒童早療心態調適

免費課程線上觀看 影響你一生的家庭四模式 | 認識原生家庭的束縛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我快要被自己的完美主義逼瘋了怎麼辦?!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其實是種完美

完美主義到底怎麼辦? 你常常到了公司快要關門都還在處理公事?...

認識躁鬱症,常見的躁鬱症症狀-如何跟躁鬱症患者溝通?

你是否曾經陷入這樣的尷尬情境:面對著一位情緒起伏如雲的朋友,...

不溺愛也不打罵:談父母管教中2個極端對孩童的影響 | 不可忽視的孩童教育

在少子化的社會背景下,許多獨生子女成為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愛、...

天天上演婆媳問題?如何溝通才能減少摩擦與心中委屈

你身為太太和媳婦的妳,那份從新婚喜悅到為家庭付出的角色轉換,...

是脾氣差還是我有躁鬱症嗎?關於躁鬱症的自我測試

很多時候,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情緒就像是失控的雲霄飛車一樣,無法...

孩子總是故意唱反調?學會這5招你也可以不用硬碰硬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把書包隨手一扔,然後開始玩遊戲,而不是坐...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