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如何培養孩童健康之心理
2023-07-06
2023-07-06
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如何培養孩童健康之心理
作者: 圈圈 13242
高達八成的自殺學生在事發之前並未尋求幫助或學校輔導室,主要是情緒困擾、負面自我價值、家人成員問題或感情因素等;國小學生自殺原因第一名則是學校適應問題,其次為家庭成員問題。 這些問題都在反應,當無人察覺與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時,這些孩子只能以他們所知道的解決方式來結束他們痛苦的生命,相信這並不是家長所期待看到的。
閱讀這篇文章你會學到...
1.孩童的各階段心理需求與發展任務?家長如何因應與關照?
2.日常生活中家長做什麼事,能培養孩童的心理
過往傳統的華人教養中,我們似乎習慣了權威式的管教,從小的經驗來說,家長總是常對我們說:「你在吵等一下就吃棍子」、「小孩不懂不要亂說」等等。
這些話語在家長圈中口耳相傳背,人們常常認為孩童的哭鬧只是暫時的情緒宣洩,孩子不懂事,孩子的話語不必太重視。
也因為如此,成長的過程中充滿許多的壓抑與無奈,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沒有人告訴我們遇到心理不舒服時該怎麼做,負面困擾的循環下,人們時常選擇走上了絕路,來結束心理的痛苦。
依據國內國中小學生的自殺、自傷通報數從2016年的894人,到2020年增至6,738人。校園通報系統的落實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大幅數字的攀升仍令人驚心。(來源:衛福部提出的CRC(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
高達八成的自殺學生在事發之前並未尋求幫助或學校輔導室,主要是情緒困擾、負面自我價值、家人成員問題或感情因素等;國小學生自殺原因第一名則是學校適應問題,其次為家庭成員問題。
這些問題都在反應,當無人察覺與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時,這些孩子只能以他們所知道的解決方式來結束他們痛苦的生命,相信這並不是家長所期待看到的。
因此,身為家長的我們,應當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勝過一切,透過認識孩童各階段的心理發展需求,我們能使用正確的知能與技巧來陪伴他們,使他們也有能力走過人生中的每個挑戰與壓力。
一、兒童的各階段心理需求與發展任務?
有一部影集名為《漢娜的遺言》,內容在漢娜自殺後,震驚與悲痛的父母親想要理解「到底為什麼她要自殺」,於是,他們拜訪學校、翻閱漢娜房間裡的遺物,但卻發現,他們對於漢娜的學校生活一點都不了解,甚至連她有哪些朋友都不知道。
直到藉由她錄製的錄音帶,才慢慢了解到,原來她在自殺前承受了許多的心理傷痛──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感受到孤單被背叛、被同學造謠是個「隨便的女生」、承受被強暴的創傷…。可惜的是,在自殺以前,她的父母、老師、學校心理師卻都沒有覺察出來,這雖然只是一部影集,但卻是頻繁出現在我們真實的校園新聞事件。
為了防止這樣的悲劇與後悔發生,我們需要具體清楚的釐清孩童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與任務,才能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刻接住他們。
依據艾瑞克森 (Erikson)《兒童與社會》中所提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他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拆分為8個時期,每個時期都堆積在較早的階段任務基礎上。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個理論中,具體清楚知道孩童成長階段的各個心理需求與任務。
① 嬰兒期(0~2歲):
嬰兒並非只是吃飽餵養讓他不哭就行,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能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基本問題,因此提供溫暖、關愛和安全的環境,回應嬰幼兒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② 兒童期(2~3歲):
這一時期,孩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孩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時孩子會時常說:「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隨便放縱,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孩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如果父母對孩童的保護太多或懲罰不當,孩童就會開始產生懷疑,因此,把握住「比例」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孩童人格形成的品質。
③ 學齡初期(3~5歲):
在這一時期孩童已經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情,若孩童表現出的主動積極的行為受到家長的鼓勵,孩童就會形成主動的個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
如果家長譏笑孩童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孩童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裏,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因此應當勇於鼓勵孩子挑戰與接受任務,家長可以在旁邊陪伴與保護,使孩童能培養控制性與獨立性。
④ 學齡期(6~12歲):
這一階段的孩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孩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能給予適當的引導,分析事情的優劣勢,並積極主動了解孩子的想法,給予他們練習做決定的機會,就算失敗了也可以詢問他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到什麼,使他們能獲得熟練的技能和智慧。
⑤ 青春期(12~18歲):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同儕們之間會互相討論這種「你有我也有」的感覺,而藉由這樣的互動會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成為一個心理上的新自我。
身為家長的我們,在這個階段可以算是孩童第二個反抗期,我們可以放手讓他們去經歷「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負責任」,同時協助他們釐清同儕、家人及自我眼中的自己,在這個階段提供空間讓他們去建立健康的友情。
⑥ 成年早期(18~25歲):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的年輕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時孩童已是完全行為能力人,有能力與責任去選擇自己想做的決定,包含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
身為家長,可以在日常多給予關心與問候,了解近期工作狀況,邀請孩子多一點回到家中吃飯,主動探班給予愛的行動,讓他有正確健康的典範,能去愛人,為他人付出。
⑦ 成年期(25~65歲):
當我們的孩子順利地度過前面的階段與任務時,他將有能力為自己以後的人生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盡全力的衝刺他的工作與家庭,為自己的選擇或人生努力。
身為家長的我們提供情感的陪伴,也能適時的分享自己的需要,這有助於建立他們對長輩的尊重及家庭責任感。
⑧ 成熟期(65歲以上):
由於衰老的過程,老人的體力、心力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與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這時的生命任務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此時會出現「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情懷,而值得注意的是,艾瑞克森在書中說明,長輩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兒童(孫女或孫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迴圈或生命的週期。
如何成為孩子這顆種子的好園丁,是父母的重要功課,雖然父母並非十項全能,但若懂得為孩子的發展找到有效的方法,能讓孩子受益一生!孩子能找到自我的價值,活出自我、不盲目追隨,相信這才是為人父母最深的期待!
二、日常生活中家長做什麼事,能培養孩童的心理健康?
其實,近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幼教領域的專有名詞,如早期教育、蒙特梭利、正向教養法、兒童心理學、情緒學等。這些概念的出現都不斷證實孩童的心理健康日漸被重視,除了了解上述孩童的心理需求與發展外,我們更要從居家生活做起,藉由積極的關愛行動,為孩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更為了預防潛在的心理傷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心理健康」是一種幸福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一個人能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可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可以高效工作且能為社會做貢獻。
因此,支持我們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是提供他們需要的愛和支持,讓他們變得健康、有能力和有韌性。然而,心理健康並不意味著一直快樂。 孩子們面臨許多不同的挑戰,不時感到悲傷、憤怒或困惑是很自然的。 在這些情況下,最重要的是「復原力」,或者說應對困難情況並從中恢復的能力。
我們不能總是避免生活中的挑戰,但我們可以採取措施確保我們的孩子盡可能地心理健康,因此,我們可以從日常的這幾件事情開始做起,來陪伴孩子邁向心理健康之路。
- 提供穩定和支持的環境:
確保家庭環境穩定,提供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一起打掃或佈置家裡,讓孩子感到對家的歸屬感與責任感。
- 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信任和溝通的基礎,花時間陪伴孩子,與他們進行互動、玩耍和對話,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關心,問問他們在學校做了什麼,或者週末有什麼計劃。
- 給予孩子自主決定的機會:
給予孩子適當的自主權和責任,讓他們有機會自己做決策和解決問題。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培養自信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 陪伴孩子練習情緒管理:
幫助孩子學習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教導他們有效的情緒管理技巧。給予他們情感支持和安全的空間,讓他們知道情緒是正常的,並學習如何處理情緒困難。
- 鼓勵孩子參與社交及活動:
鼓勵孩子參與社交活動,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技巧。教導他們如何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和解決衝突,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提升孩子與家庭的運動量:
運動有助於促進身心健康,考慮與家人一起進行健康的活動,如騎自行車、游泳,並將這些活動納入家庭的日程安排中,另外,參加課後運動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都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心理健康。
- 以身作則的模範行為:
作為家長,展示良好的行為模範,對孩子的言行具有積極的示範作用。孩子會學習和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家長應該注重自身的情緒管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人際關係等方面的發展。
教養孩童是項艱難的任務,我們可能不是完美的家長,但我們能夠成為孩子足夠好的家長,在成為父母過程中,或許之前的原生家庭沒有給我們好的示範,也或許會有許多和孩子相處的無助與徬徨。但我們相信,只要開始在我們的日常中,用心、用愛、用陪伴來與我們的孩子同在,我們一定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積極和支持的心理成長環境,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潛力,並擁有美好的未來。
👉️了解如何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學會靈活運用可操作的教養觀念,育兒路上不苦惱。
▶給父母的親職課 | 幼兒發展認識早,育兒路上不苦惱
▶我的孩子有點獨特 | 進入兒童早療心態調適
▶免費課程線上觀看 影響你一生的家庭四模式 | 認識原生家庭的束縛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上一篇我們提到關於情緒障礙的許多迷思,希望能提升大眾面對自身...
你是否經常感到情緒失控,即使在沒有明顯刺激的情況下,也會感到...
在雙薪家庭中,許多職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經常為了如何平衡工作...
許多更生人要重返社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可能面臨...
面對『迷茫』你的感覺是什麼呢? 其實在迷茫的時候,是來自「...
生活中的你,是否有感覺身體好像出現了一些小麻煩,它們似乎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