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是什麼?我的孩子需要早療嗎?認識早期療育評估、醫師與補助辦法

2023-07-13

早療是什麼?我的孩子需要早療嗎?認識早期療育評估、醫師與補助辦法

2023-07-13

早療是什麼?我的孩子需要早療嗎?認識早期療育評估、醫師與補助辦法

作者: 圈圈   5723

孩子從0歲開始生理的發展就會不斷的變化與調整,從躺到爬再到走,從不會說話到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身為家長感到最幸福的事情了。 但當聽到托嬰中心或幼稚園老師說出:「孩子在這一部分上可能比較弱或是沒有跟上,需要請家長多一點留意」時,這樣的幸福與喜悅開始轉變為擔心與害怕,總是希望這只是老師單方的觀察錯誤,也因著如此往往錯過早期介入的治療時機。


閱讀這篇文章你會學到...

  1. 什麼是早療?關於早療的定義?

  2. 為何早療是重要的?早期介入有哪些優勢?

  3. 如何判定孩子是否需要早療?

  4. 早期療育-資源及補助懶人包

孩子從0歲開始生理的發展就會不斷的變化與調整,從躺到爬再到走,從不會說話到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身為家長感到最幸福的事情了。

但當聽到托嬰中心或幼稚園老師說出:「孩子在這一部分上可能比較弱或是沒有跟上,需要請家長多一點留意」時,這樣的幸福與喜悅開始轉變為擔心與害怕,總是希望這只是老師單方的觀察錯誤,也因著如此往往錯過早期介入的治療時機。

事實上,大部分的家長在面對孩子有特殊狀況時,會經歷一段艱辛的心路歷程,一開始可能感到驚訝和不敢相信,隨後可能出現懷疑和否認的情緒,逐漸接受孩子的特殊狀況後,他們可能感到沮喪、哭泣,但最終會學著真心接納,並積極面對接下來的療育之路。

而父母該如何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最好的陪跑員,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幫助你更多認識「早期療育」的重要性,期許你在這段過程中,能逐步邁進,帶著愛、踏實地陪伴孩子克服發展困境。

一、什麼是早療?關於早療的定義?

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13條>發展遲緩指未滿6歲之兒童,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等各方面發展較同年齡者遲緩,且其障礙類別無法確定者。而早期療育將依兒童及其家庭需求,提供療育、諮詢及其他相關服務等,協助發展遲緩兒童發揮最大潛能。

簡單來說,早療就是發現兒童有發育遲緩的問題時即時提供引導與幫助,以訓練和培養他們不足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獨立自主地參與各種活動,例如進食、遊戲和課堂學習等,而我國衛生福利部對於「發展遲緩」有以下的定義:

(一)發展遲緩的定義

發展遲緩兒童,指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情形,並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醫院評估確認,發給證明之未滿6歲兒童。

(二)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

引起發展遲緩兒童之原因很多,大多數成因仍是不明的,目前能被發現的原因約僅占20%至25%,其中包括環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及腦神經、肌肉系統疾病等,例如:腦細胞分化異常、先天代謝疾病、染色體異常、腦缺氧或缺血、中樞神經感染、腦外傷、遺傳、受虐兒等原因。

(三)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

發展遲緩兒童若不能及早給予協助,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福利服務等,可能成為身心障礙的人口,將造成家庭及社會的負擔。而一般說來,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的發展遲緩現象並沒有警覺性,大多是入學後與其他孩子相比才發現,這時往往已錯過治療的關鍵期。

早期療育的核心在於「功能訓練」,加強幫助孩子達成日常生活所需的訓練和學習特定能力,而孩子透過社工、職能治療師或是心理師所安排的早療課程來提升感官、運動或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功能,以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在生理層面上需要額外的輔助或治療。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在孕期時出現關節脫位的問題,就需要先將肌肉骨骼放回正確的位置,如果是視覺或聽覺系統等生理結構上的問題,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佩戴眼鏡或助聽器來矯正視力或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早期療育服務,使訓練課程更加有效。

對於發展遲緩的孩子,透過醫療、教育及社政資源的介入,部分發展遲緩兒童可以減少未來形成身心障礙的可能,或減輕障礙的程度,至一部分的孩子可以經過早期療育而趕上。

 

二、為何早療是重要的?早期介入有哪些優勢?

(一)為何早療是重要的?

在傳統華人的文化裡,有些爸媽可能看到「早療」的名詞就很抗拒,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不需要接受早療,甚至會出現以下的育兒迷思,致使家庭沒有看重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迷思①:「孩子還小,他們會自己長大的。」 

事實上:早期是孩子的關鍵發展時期,他們的大腦在此期間快速成長並建立神經連結。早期療育的干預能夠促進大腦的發展,建立良好的基礎,讓孩子日後更容易學習和發展各項能力。

迷思②:「孩子只是比較晚開始走路/說話,這是正常的。」 

事實上:早期療育的目的是及早發現發展遲緩或學習困難等問題,並提供早期干預。透過專業的訓練和支持,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達到正常發展的里程碑,以便他們在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能更好地適應和參與。

迷思③:「早期療育太昂貴,我們無法負擔。」 

事實上:早期療育的費用目前政府都會有所補助,還會因為治療的項目不同給予其他的專業補助,減少家庭的經濟負擔,此外,早期療育的費用相對於未來長期處理可能衍生的問題來說,是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的投資。

迷思④:「我們可以在孩子上學後再考慮早期療育。」 

事實上:早期療育的介入在孩子的發展上具有關鍵性,以科學實證而言在兒童6歲以前是有幫助的,又在3歲開始進行是最有效的,因為早療就是要善用孩子現在發展的全盛期,促進神經發育和學習能力的成熟,並減少日後的困難和障礙。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統計,發展遲緩兒的發生率約為 6~8%,這些孩子如果能及早被發現並接受療育,部分人還是可以跟上同齡孩童的步伐。如果障礙程度太嚴重,即便無法完全趕上,也能減輕障礙程度,讓孩子在動作、認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都能發揮得更好。

又根據社會及家庭署(社家署)的統計數據,在 109 年,台灣有 2.6 萬名孩子正接受早療,而每在早療投入 1 元,在特殊教育的成本就能省下 3 元;讓孩子能獨立自理生活、甚至創造更多價值,其實不只是爸媽的願望,也是對社會最健康的方式。

 

(二)為何早療是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然而,在這只有一次的歷程中,有些事情若是錯過了,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造成莫大遺憾!而身為父母的我們,當然就需要更看重孩子的身心發展,並且吸收正確及專業的育兒知識來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在未來的生活中適應。

只有當家長們看重的早療的重要時,才有動力去學習陪伴孩子提升的各項知能,因此我們整理出針對家長與孩子,3個早期療育的重要性如下:

1、對家長的重要性

① 提升育兒的知識和技能:

早期療育提供家長有關兒童發展和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這使得家長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需求,並運用適當的策略和技巧來支持他們的成長。

② 專業人員的支持與陪伴:

早期療育是一條漫長的路,會有專業的社工、心理師、醫師來提供家長支持和鼓勵,讓他們意識到他們並不孤單,並也有其他面臨相似挑戰的家長能夠一起交流,這種支持可以減輕家長的壓力,增強他們的信心和自尊心。

③ 和孩子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通過早期療育的療程,家長能夠更了解孩子的限制,並以更多的包容與接納來面對孩子,並使用早療的相關課程與活動與孩子進行共學,這樣關係的連結可以確保孩子獲得全面的支持和治療,並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2、對孩子的重要性

① 促進身心全方面的發展:

早期療育的介入會有醫師、職能治療師、社工等專業人員的陪伴下開始,幫助與引導孩子發展基本的語言、認知、運動等學習,並協助兒童能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發展基礎,盡量減少成為身障的可能性。

② 提升社交與溝通等技能:

早期療育的課程皆是互動式的居多,如此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社交和溝通技能,包括與他人互動、表達需求和情感、建立友誼等,這些發展技能對於他們日後的學校生活和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③ 提早預防防止問題惡化:

早期療育經過各專業人員的診斷與評估,能藉由治療找到目前兒童的問題,與潛在的發展障礙或學習困難,並及早的提供相應的治療和支持,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並提供孩子更好的機會克服困難。

三、如何判定孩子是否需要早療?

當孩子出現症狀時,父母通常會感到猶豫不決,擔心自己是否多慮了或夸大了問題,這種猶豫不決可能導致孩子錯過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因此需要特別留意孩子的發展,因為問題可能出現在非常細微的地方,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情況感到有疑慮,但又不敢很確定,可以從以下3個步驟來進行初步的判斷:

①  對照兒童健康手冊裡的「兒童發展里程碑」:

家長可以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兒童連續發展圖」,觀察孩子的發展是否符合預期的進度。在健康檢查前,家長也應該填寫健康手冊中的「家長紀錄事項」,這不僅可以檢查孩子的發展進度,還可以提供醫護人員更多的參考資訊。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② 使用政府的「兒童發展檢核表」進行自我檢測:

各縣市都有為父母提供的「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父母可以自行使用這些檢核表,並與專業人士(如保母、托嬰中心老師或幼兒園老師)討論和確認。以臺北市為例,保母和老師會在孩子每個年齡層時主動使用檢核表進行檢查;此外,各區的親子館、早療社區資源中心和健康服務中心也會不定期舉辦兒童發展篩檢活動,這不僅可以確認孩子的發展進度,還可以對照特殊問題和情況,並及早就醫檢查。

以臺北市而言,臺北市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提供0〜6歲共13個年齡層篩檢題項(4個月、6個月、9個月、1歲、1歲3個月、1歲半、2歲、2歲半、3歲、3歲半、4歲、5歲及6歲),項目包含:動作、認知、語言、社交情緒的行為觀察等,讓醫護、教保、家長等相關人員,清楚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藉由定期篩檢,即時掌握兒童發展各個階段。

③ 在兒童健康檢查和預防接種時諮詢醫師: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免費健康檢查,家長可以趁著每次健檢時向醫師詢問並討論孩子的發展狀況是否有異常,特別是在2到3歲之間的兩次篩檢,這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或是當孩子有感冒去診所時,也可以把遇到的狀況和小兒科醫師討論給予建議。

雖然以上三個步驟可以作為初步判斷孩子情況的參考,但也有一些狀況例外需要特別注意,例如有些孩子的發展問題可能比較複雜,不容易透過觀察或自我檢核來判斷,這些問題可能涉及到多個方面,最好還是諮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進行進一步評估和診斷。

還有家長的直覺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雖然孩子的發展可能在正常範圍內,但父母仍然可以感覺到孩子有些不對勁,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也可以傾聽自己的直覺,但切記要審慎判斷勿小題大作,如果仍覺得有問題,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即使其他觀察或評估工具顯示一切正常。

四、早期療育-資源及補助懶人包

政府為協助家長更了解早療的重要性,以及為減輕早療的經濟負荷,讓孩子能及早治療,因此佈建許多早期療育的相關單位,也有綿密的求助管道,讓家長在陪伴兒童早療的旅程中不是孤單的,我們分別整理關於「政府」及「民間」相關早療的求助資源管道,及可申請的早療經濟支援補助,資訊如下:

(一)早期療育-政府/民間求助管道:

當家長感覺到孩子有異常,或是有明顯感受到發展遲緩的現象是,可以透過當地個縣市政府的社會局、兒童通報轉介中心或是當地的醫院、聯合評估發展中心來尋求早療的鑑定與診斷。

也可以接洽民間的基金會或是社福單位來尋求相關的綜合的早療支援,促進兒童的發展和身心權益,更多詳細的資源細節,可參考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暨個案管理服務網

(二)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費用補助

政府補助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的費用,每個縣市政府均不同,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申請「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及住宿式照顧費用補助」、「弱勢兒童及少年醫療補助 - 健保未涵蓋之發展遲緩兒童療育訓練費補助」不得重複領取。

1、補助對象經診斷後符合以下身分別之一:

  • 未達就學年齡之疑似發展遲緩、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
  • 已達就學年齡之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經「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同意暫緩入學。

2、補助內容:

以下項目合併計算(離島地區除外),原則上每人最高補助3千~4千元/月,低收入戶最高補助5千元/月,詳情請依各縣市政府規定為準:

補助項目

說明

補助金額(單位:新臺幣/元)

交通費

補助前往以下機構接受療育之交通費:

1. 公私立早療機構

2.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3. 衛福部認可之特約早療醫療單位

4. 各縣市政府核可之早期療育單位

1. 部分縣市限制補助金額:100~200元/次,以及每月最多可申請的次數:10~12次。
2. 針對離島居民(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前往臺灣本島接受療育,補助該名兒童來回機票全額、陪同者享半價之優惠,每年最多可申請4~10次,低收入戶則為6~12次,另外也可申請船票補助。

療育費

補助至「衛福部及各縣市政府核可之早期療育單位及身心障礙機構」進行非健保給付之療育費用

依實際支出金額計算。部分縣市補助「社區/到宅療育費」,並限制最高補助金額:500~800元/次。

家長可以依據「所在地」,尋找評估醫院、通報轉介中心、療育單位等相關資源,完成上述申辦流程,如有任何疑問,也可撥打免付費電話1957,或洽詢「各縣市政府早期療育業務聯絡窗口」,若想知道自己所居住的該縣市申請細節,可參考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早期療育補助細部實施計畫清單

早療之路,即便是跌跌撞撞、走走停停,只要持續下去,就是一種希望。父母引領並陪伴孩子探索世界,很多時候是苦中作樂,但是當看見孩子開心享受小小樂趣,或是終於克服困難而露出得意的笑容時,就會覺得付出是值得的。

在療育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好好照顧自己,並透過增進自身的早療知能來協助因應孩子學習的過程,可多營造溫暖的家庭氣氛,多鼓勵讚美、少情緒性的苛責,且不同照顧者對孩子的教養態度盡量一致,孩子才有所遵循,如果想要知道關於照顧慢飛天使的更多知識,且從科學的角度來了解孩子的發展:

 

👉️圈圈心理提供兩門專業的課程,藉由專業心理師的分享,習得更全面與專業的早療概念,陪伴孩子由礙到愛的前行。

給父母的親職課 | 幼兒發展認識早,育兒路上不苦惱

我的孩子有點獨特 | 進入兒童早療心態調適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身心科的差別?心理問題重點懶人包公開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現在,大眾對自己的心理困擾越來越關注,且許多...

拖延是懶惰嗎?解開對拖延的3大迷思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拖延症幾乎成了一種「流行病」,普遍影響...

阿茲海默症有哪些症狀?一次認識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與治療

家中的長輩是否開始變得健忘?總是常常忘記帶東西出門、忘了關瓦...

【觀後心得】拖延的理由千千萬萬,你是哪一類?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聽到許多人在開始做事前常常糾結許久,或找很...

你身旁也有愛潑冷水的人嗎? 愛潑冷水者的心理大解密

你是否也曾在職場會議中提出一個創意想法,卻被同事立即以負面評...

我的親友自殺了!關於自殺遺族的5種自我照顧方法

當我們面對親友的自殺,措手不及的驚恐與突如其來的打擊,必將帶...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