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懶惰嗎?解開對拖延的3大迷思

2024-04-18

拖延是懶惰嗎?解開對拖延的3大迷思

2024-04-18

拖延是懶惰嗎?解開對拖延的3大迷思

作者:圈圈心理   433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拖延症幾乎成了一種「流行病」,普遍影響著各年齡層的人們。然而,大眾對於拖延往往有許多誤會,常將一個人拖延的問題,歸咎於他的懶惰或缺乏自制力。雖然在某些角度來看,這很正常,畢竟兩者在外在行為來說是很相像。但根據外媒《CNN》的報導,來自洛杉磯Little Thinkers Center的執行主任兼臨床心理學家Jenny Yip博士指出,拖延與懶惰其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拖延症幾乎成了一種「流行病」,普遍影響著各年齡層的人們。然而,大眾對於拖延往往有許多誤會,常將一個人拖延的問題,歸咎於他的懶惰或缺乏自制力。雖然在某些角度來看,這很正常,畢竟兩者在外在行為來說是很相像。但根據外媒《CNN》的報導,來自洛杉磯Little Thinkers Center的執行主任兼臨床心理學家Jenny Yip博士指出,拖延與懶惰其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懶惰」是一種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完全沒有動力。而拖延則是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模式,可能因為某件事讓人感到困擾或不安,因而難以採取行動。這兩者的差異,在於拖延的背後可能是更深層的焦慮、恐懼失敗的心理,這些都是懶惰所沒有的因素。

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將進一步解開大眾對拖延的迷思,讓大家可以具體知道如何幫助自己或身旁有此狀況的夥伴,站在新的角度協助他們能有更好的改善之道。

解開拖延的3大迷思

大部分的人認為拖延等同於懶惰,主要是因為對拖延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不熟悉,再者就是外在行為表現得很雷同。在日常生活中,當你看到某人經常推遲某件事,沒有順利完成任務、或遲遲不開始執行時,就會很容易將這種行為解讀為「他就是很愛拖啊~」,這與傳統上對懶惰的理解相符。

也因為習慣性的用語,簡化了拖延背後更深層次心理動力的認識,再加上這些心理因素在外在觀察中不易被直接察覺。因此,當大眾缺乏深入理解的情況下,就容易會將拖延與懶惰劃上等號。

懶惰是一種缺乏動力和興趣的狀態,對多數的人事物可能都不願意投入自己的精力和努力。當人們被說「你怎麼那麼懶惰」時,通常意味著他們對於所有事情都表現出一種持續的無動於衷的態度。然而,拖延則是特定的行為模式,通常是有選擇性的,且與特定任務或情境相關。兩者最明顯的差異,即是拖延者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非常積極和勤奮,而在其他方面則因特定的心理因素而延遲行動。

其次,拖延的背後往往有許多潛藏的心理因素,如焦慮、恐懼失敗、對任務的過度完美主義要求等。這些因素導致一個人即使意識到拖延可能帶來負面後果,仍無法要求自己及時開始行動。例如,一個人可能因為害怕無法完美完成任務而選擇延後執行,這與單純的懶惰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最後,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拖延往往是一種短期的情緒調節策略,藉由推遲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來避免當下須面對的不適感。然而,選擇使用拖延戰術,長期而言只會對自己的身心帶來負面影響。

大眾之所以會認為增加壓力是解決拖延的方法,是因為在我們的社會環境與生活經驗中,緊迫的截止日期和人事物的高壓或威脅,常常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種表面上的「解決方案」雖然會在短期內幫助任務快速完成,但若長期採用這種做法,對於那些因深層心理問題而採取拖延的人來說,卻可能造成更大的心理負擔,甚至導致長期的逃避行為,也會對於施加這些壓力的人感到不舒服或不滿。因此,真正有效的方法,應該是深入理解和解決拖延背後的心理根源,而不僅僅是增加外在的壓力。

對許多人來說,選擇拖延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關心結果或缺乏責任感,是因為他們感到焦慮、害怕失敗、或對任務迷失方向等等,而這些情緒問題在沒有被解決的狀況下,就容易讓他們在面對任務時感到無力而導致拖延。因此,若他人不理解此狀況,甚至對他們不斷施加壓力,在他們已經感到焦慮或壓力重重的情況下,這樣的施壓也會加劇他們的焦慮感,使拖延行為更加嚴重。

「拖延不是病,不用看醫生」這個想法很普遍,大多數的人也認為這只是生活習慣的差異、或個人自制力的影響,因此並沒有很在意。然而,雖然拖延症並非真的被納入精神疾病,但如果長期繼續拖延下去,對個人的身心狀況也將帶來不少負面影響,最後甚至造成更嚴重的躁鬱、焦慮、恐慌及憂鬱等症狀,使心理健康狀態完全崩盤。

因此,我們必須正視拖延的問題,它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且優先處理的挑戰。我們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師、或助人工作者的幫助,他們將幫助我們理解拖延行為背後的根本原因,並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治療,從內在到外在來協助我們有效地解決拖延問題,使我們不再被拖延牽著走,而能夠採取更積極、更有效的應對方式來面對挑戰,同時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拖延的問題,通常並不是單純因為我們缺乏效率或者管理技巧不足,而是更深層的情緒問題在作祟。而當我們心情不好或感到壓力時,我們的決策往往可能缺乏一些理性,只想要選擇當下能讓自己舒服的決定,使很多重要的事情一再被延遲處理。

因此,要改善拖延,關鍵在於學會好好管理和安撫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發展出積極的情緒調節策略,學會如何在壓力或負面情緒出現時保持冷靜和理智,也可以嘗試正念或冥想的練習、規律運動、安排適當的放鬆活動等,或者,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讓專業的心理師幫助我們解決拖延背後的心理問題,一步步找回執行力與自信心。以上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壓力時不逃避責任,而是勇敢面對,當我們學會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拖延的問題也就能得到根本的解決喔!

【課程推薦】終結拖延 | 從失速的生活步調,找回你的執行力

  • 課程時長:約90分鐘
  • 課程單元:4個大單元

我們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對於無法掌控的環境或事件,總說反正順其自然、以不變應萬變就好。但,或許有些時候,我們隱約感覺到是自己的關係,但又說不太清楚問題卡在哪裡。因此,這堂課將由心理師以焦點解決精神的角度,引導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及大腦狀態,帶領你一步步覺察內心的期望與目標,幫助你重拾內在動機,終結拖延行為!

 

加入圈圈好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你有收假症候群嗎?5種方式陪伴你收假不憂鬱

在過年或連假的假期中,無論是上班族、工作者還是學生,我們都暫...

和主管溝通好難? 運用共情式溝通,打造向上管理的能力

當你走進辦公室,氛圍的壓迫感彷彿成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每...

親友罹癌該怎麼辦? 如何預防癌症找上門?

我們面對生老病死等未知而陌生的事物時,內心往往會湧現出一股難...

看《人選之人-造浪者》金句台詞 : 教我們如何坦然面對自我的失敗

《人選之人-造浪者》每一位主角精湛的演出,都反應生活中許多隱...

如何照顧癌症病人?癌症照護、策略、心理一次學

聽到親友罹患癌症時,你是不是頓時驚嚇到無法言語?在這個時刻,...

從擔憂到安寧:5種改善焦慮的正念技巧

在現代社會的快速節奏中,我們每天都可能經歷著各種令人焦慮和緊...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