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收假症候群嗎?5種方式陪伴你收假不憂鬱
2024-02-11

2024-02-11
你有收假症候群嗎?5種方式陪伴你收假不憂鬱
作者:圈圈心理 4746
在過年或連假的假期中,無論是上班族、工作者還是學生,我們都暫時擺脫了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節奏,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然而,當面臨假期的結束,準備重新踏入工作和學習的軌道時,那種由放鬆轉為緊繃的心境,往往會讓人感到不適應,甚至產生強烈的抗拒情緒。
閱讀本篇文章,你會學會:
- 你有收假症候群嗎?一次看懂何謂收假症候群?
- 5種方式陪伴你收假不憂鬱
在過年或連假的假期中,無論是上班族、工作者還是學生,我們都暫時擺脫了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節奏,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然而,當面臨假期的結束,準備重新踏入工作和學習的軌道時,那種由放鬆轉為緊繃的心境,往往會讓人感到不適應,甚至產生強烈的抗拒情緒。
這種轉變不僅是生理時鐘的不適應,更是心理上的一大考驗。如果處理不當,這種情緒上的落差,不僅會導致短期內的憂鬱情緒,長期來看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確認自己是否正處於「收假症候群」的狀態,並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應對和調整,對於需要恢復正常工作和學習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一起測試自己是否有收假症候群,以及更全面具體的認識收假症侯群到底會有哪些狀況?同時提供五種有效的方法,幫助我們從疲倦心態恢復成備戰狀態,迎接新的工作和學習挑戰,以更健康的心態開啟全新的一年。
(延伸閱讀:新的一年一定要有新的開始與計劃嗎?4個持續性比開創性更重要的原因?)
一、你有收假症候群嗎?一次看懂何謂收假症候群?
連假快要結束了,我們都需要重回工作或學業崗位,壓力還沒來、煩躁感先滾滾襲來,許多人只好摸摸鼻子,自認是「收假症候群」,但我們的感覺是否真的準確呢?可以參考由洪敬倫醫師所設計的問卷,來檢測自己是否真的有收假憂鬱的狀況:
- 在假期結束後,感到強烈的失落、沮喪與焦慮。
- 不斷回想假期時光的美好畫面。
- 無法專注於眼前的工作,甚至對工作產生厭惡與倦怠感。
- 因為假期時生活節律的大幅改變,導致收假後轉換困難,產生失眠,疲勞等症狀。
- 不斷質疑自己目前生活與工作的意義,甚至打算大幅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上問卷,若符合5項症狀中的其中3項,持續時間超過2周,就可能是患上「收假症候群」。那到底什麼是收假症候群呢?
定義
收假症候群(Post-Vacation Syndrome, PVS),又被稱為連假症候群,指的是人們在長時間假期後重返日常工作或學習生活時,感受到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不適應的狀態。此症候群雖然不是一個正式的醫學診斷,但目前廣泛被認為是存在的。對個人的情緒、精神健康和工作生產力造成影響。
再次強調!這並非是臨床醫學上證實的診斷疾病,但遇上了,還是會相當不舒服。
成因
收假症候群的成因不單僅是因為生理時鐘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個人心理面對環境的轉換力,以下我們詳列幾個比較常出現的原因:
生活節奏的改變
在假期中,人們往往會擁有更多自由時間,生活節奏相對輕鬆,沒有工作壓力,可以自由安排活動和休息、生理時鐘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然而,假期結束後需要重新適應緊湊的工作或學習節奏,這種突然的轉變使得身心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還可能出現失眠的狀況。
工作壓力和責任
假期過後,面對積累的工作任務、截止日期以及其他職責的壓力,可能會讓人感到焦慮和壓力山大。這種對即將到來對工作負擔的擔憂,也是導致收假症候群的一個重要原因。
情緒調節問題
從放鬆的假期氛圍突然回到充滿壓力的工作環境,人們可能會感到情緒上的不適應,進而產生悲傷、憂鬱等情緒反應。對有些適應能力較差的人來說,這種情緒的轉換若出現困難,可能還會出現憂鬱、焦慮、不安及悲傷等心理疾病,導致收假症候群的症狀越發明顯。
(👉️延伸閱讀:你有臉書憂鬱症嗎?關於社群成癮的特徵與傷害)
心理預期落差:
於假期期間,人們往往會對重返工作或學業有一定的心理預期。當現實情況與預期有較大差距時,可能會感到失望或挫敗,這種心理落差也是引起收假症候群的一個因素。
了解上述4項成因,有助於幫助我們能針對性地採取改善措施,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假期後的生活和工作。
症狀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出現情緒的低潮,對許多事情提不起勁,一想到明天開工就嘆氣,許多人也總會說:「好希望繼續放假下去」,類似像這樣的行為,其實都是收假症候群的症狀之一,甚至還有更多,像是......
情緒起伏大
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易怒或感到空虛無聊。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對工作或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對平時喜愛的活動也提不起勁,甚至因小事就情緒激動或生氣。
焦慮和緊張
面對即將到來的工作或學業負擔感到擔憂,擔心無法勝任或達到預期的表現。這種焦慮可能在工作日的起床後特別明顯,甚至前一晚就因擔心第二天的工作而難以入睡。
睡眠問題
包括難以入睡、夜間醒來或早醒等睡眠障礙。由於假期期間作息時間的改變,重新調整到正常的工作或學習作息時可能會遇到困難,影響睡眠品質。
注意力下降
可能會發現自己容易分心,難以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或學習任務。回到日常生活的正軌中,還可能導致工作效率下降,或是忘記重要事項和約會。
身體各種不適
包括頭痛、胃痛、肌肉緊繃或其他身體不適感。這些身體症狀往往是心理壓力轉化為生理反應的結果,可能會在工作日變得更嚴重。
社交行為退縮
由於情緒低落和缺乏體力精神,可能會減少與家人、朋友的社交活動,傾向於獨自待著,哪裡都不想去,尤其在開工的第一週最為明顯。
而上述所提到的症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短時間內隨著重新適應日常生活節奏就會自然消退,並不會對個人的長期健康,或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大部分的人們藉由自我的調節、良好的時間管理,以及穩定的生活作息,就能夠逐步克服假期結束後的不適感,恢復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然而,對於一部分真正經歷「收假症候群」的人來說,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並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顯著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還可能會發現自己很難適應,以及調整回工作或學習的環境,症狀若持續的存在,也會影響到其工作效率、學業表現、睡眠,甚至社交和家庭生活。
因此,想要不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還是需要好好面對與克服收假症候群帶來的影響,學習為自己的每個時段、階段負責,才能擁有更好品質的生活樣態。
二、5種方式陪伴你收假不憂鬱
過往許多人的觀念總是連假玩到最後一天或最後一刻,使自己回公司的第一天上班就遲到或早退,任何事情都沒有辦法做好。但其實只要做好下述5種方式或小技巧,也能好好的和收假症候群告別,脫離收假的傷感。
第三空間法
第三空間法指的是選擇一個既非工作場所也非家庭的環境,用於放鬆和重新充電。這個空間的好處在於提供了一個心理上的過渡空間,幫助人們從假期模式能順利轉換到工作或學習的節奏。
例如,可以選擇一家喜愛的咖啡廳、圖書館或公園作為你的第三空間,在那裡讀書、寫日記或進行其他放鬆活動。這樣做不僅有助於緩解假期後的焦慮和壓力,還能夠讓你在正式開始工作或學業之前,重新找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收假前調整作息
在假期結束的前一天開始調整回正常的生活節奏,包括恢復正常的睡眠時間和餐飲習慣。這樣做能夠幫助身體和心理,更好地適應即將到來的工作或壓力。
例如,如果你在假期中晚睡晚起,那麼在假期的最後一天,試著按照工作日的時間上床睡覺,並設置鬧鐘在工作日的起床時間起床。藉由這種方式,改善生理時鐘,減少開工第一天的倦怠感,又或者也可以回到健身房、自己買菜回來煮,藉由這些校正回歸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也把自己沈澱下來。
整理打掃房間
連續好幾天的假期,想必家裡或是房間可能有些凌亂,可以在收假前一天將使用的物品收拾好,並進行一次房間大掃除,特別還可以將自己出遠門的行李收拾好,這個過程不僅是整理環境的雜亂,也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讓你的心情更加舒暢。打掃的過程中,還可以讓人感到成就感,減少憂鬱情緒,同時也能讓你在乾淨整潔的環境中,更有效率地開始新的工作或學業,找回一種安定的力量。
遠離3C產品,專注熱愛的事
在假期結束前,減少對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的使用,並把時間留給自己熱愛的活動中,比如閱讀、繪畫或戶外運動。這種調整有助於減少因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而帶來的精神負擔,同時還可減少看到朋友們在外聚會的機會,避免自己衝動想參加。
藉由投入在自己熱愛的事,可以把連假這幾天的焦點,轉回到自己的身上提高個人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這樣一來,也能在開始工作或學習之前,以更加放鬆和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
(👉️延伸閱讀:我到底喜歡什麼?實用5步驟找出自己真正的興趣)
思考工作帶來的幫助
許多人會不想回到職場或學校,但其實可以坐下來好好反思,目前工作與學業對自己人生成長的意義和價值,可以改變面對即將到來的工作或學業的負面看法與感受。
例如,思考一下過去在工作的專案上,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又或者是在學業中達成的成就,讓自己在這些過程中,找到面對收假恐懼的力量,並能更積極的面對未知的挑戰。透過反覆的正向思考,提高對工作或學習的期待,減輕收假憂鬱的情緒,以更開放和樂觀的態度迎接新的挑戰。
(🔍️延伸閱讀:為何總是不斷換工作?關於年輕世代的心理與挑戰)
當然,還能邀約其他和你一樣,有收假症候群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怎麼處理,彼此互相關心、開玩笑等,都能讓自身的心情好受一點,調適收假之路,有友相隨,總比孤軍奮戰來得可以接受。
如果你在假期後,發現自己陷入了持續且強烈的身心不適中,這種狀態不僅難以自行調整,還嚴重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學業或是工作表現,這時候,請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
畢竟,長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若得不到適當處理,可能會演變成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透過醫師或心理師,能提供專業的評估和幫助,根據你的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的治療計劃,透過藥物或諮商等方法,幫助你有效管理和克服這些問題。🔍️若你想省去交通時間並想要快速找出適合你的心理師,並開啟你的心理諮商服務👉️圈圈心理平台遠距諮商全新服務上線,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收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積極面對自身心理的情緒。因此,想要收假不憂鬱,記得要從觀察自己的心情開始喔~
(🔍️延伸閱讀:年終回顧身心整理術-與其斷捨離,不如學會如何自我整理?」)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文章探討了兩種典型的情緒表達模式:熱炒鍋情緒(快速爆發,易引...

只要是人,難免都會有不順遂的時候,遇到生涯發展、感情問題等人...

在生活中,婚姻是一場美麗的冒險,但有時候這場冒險會變得崎嶇不...

性,是人類生理與關係的一大部分,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有著不同的...

近期因為知名藝人持有未成年少女的不倫影片,引發眾人在網路上撻...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情緒的波動所影響和左右。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