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照護:如何照顧、陪伴癌症病人|癌症照護與策略一次看(上)

2024-01-11

癌症照護:如何照顧、陪伴癌症病人|癌症照護與策略一次看(上)

2024-01-11

癌症照護:如何照顧、陪伴癌症病人|癌症照護與策略一次看(上)

作者:圈圈心理   2666

聽到親友罹患癌症時,你是不是頓時驚嚇到無法言語?在這個時刻,身為親友的你也不得不被迫一起成長,開始承擔起照顧癌症病人的重責。而面對我們自己也未曾經歷過的癌症,心裡可能時常會出現困惑甚至自我懷疑的聲音:「我現在做的這一切對他來說適合嗎?」或者「我這樣的關心,對他而言是否太刻意?」


閱讀本篇文章,你會學會:

  1. 癌症照護的基本知識全攻略
  2. 照護者角色的定位與責任?

聽到親友罹患癌症時,你是不是頓時驚嚇到無法言語?在這個時刻,身為親友的你也不得不被迫一起成長,開始承擔起照顧癌症病人的重責。而面對我們自己也未曾經歷過的癌症,心裡可能時常會出現困惑甚至自我懷疑的聲音:「我現在做的這一切對他來說適合嗎?」或者「我這樣的關心,對他而言是否太刻意?」

面對癌症,無論是作為照護者還是患者,都會經歷一種深切的無力感,尤其是當我們看到自己所愛的人在病痛中掙扎時。那種想要伸出援手,卻又覺得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似乎微不足道的感覺,使我們常感到疲憊不堪、生氣、沮喪,甚至對病人產生無助感,心理彷彿跟他們一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甚至,也感覺自己的的言語和行動似乎都不夠恰當,總是帶著關愛的心情想安慰他們,卻都發現這些話語似乎永遠無法觸及他們心中真正的痛苦,甚至連帶著好像自己也要跟著垮下去了。

透過這篇專欄,希望能為你提供更多關於癌症照護的實用知識與建議,陪伴你在這艱難的時期找到支持和力量,同時穩固自身的心理健康,幫助你在這個「照護者角色」的旅程中更加溫柔和堅定。

👉️想知道當罹癌時該怎麼練習面對與自處?請點選「面對罹癌的自己:癌症診斷後的情緒和應對策略

一、癌症照護的基本知識全攻略

在照顧癌症患者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可能會將注意力放在患者的心理狀態,忽略了他們的生理上的需求。實際上,癌症病人的基本生理照護是最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的一環。

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到複雜的醫療程序,每一項措施都對患者的恢復至關重要,有效的照護策略不僅能減輕患者的身體不適,同時還能讓他們有「實在」的安心感,知道有人會在身體不便時支撐著他們,使患者能在治療過程中保持更正面的心態。以下我們整理一些基本照護知識,讓照護者能夠更實際掌握患者的身心需求:

(👉️延伸閱讀:已經身心疲憊的你擔心總是告訴自己不能垮掉?關於家庭照顧者的自我調適

癌症患者生活起居的照護

照顧癌症患者時,了解身體會出現哪些常見症狀並加以應對處理,是最重要的基本知識,因為這能讓我們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沉穩的處理,這可能包括疼痛管理、處理各種副作用,如噁心和腹瀉等。

同時,還需與醫療團隊合作,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包括藥物管理和如何減少疼痛。其次,也要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定時休息、適量運動和維持個人衛生。另外,注意觀察患者的身體變化,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以適應治療過程中的變化,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以下我們針對食、衣、住、行四個方面,提供有效照顧的策略和應對措施:

食:營養與飲食管理

  • 個人化飲食計劃:根據患者的特定健康狀況和治療需求,制定適合的飲食計劃,也可以與營養師合作,確保飲食均衡,富含必需營養。
  • 食物準備:準備容易消化、口味適宜的食物,尤其在化療或放療期間,務必要留意食物的安全性,避免交叉污染。
  • 飲食調整:留意患者對某些食物的偏好或厭惡的變化,並適時調整食物種類和口味。

衣:舒適與方便的著裝

  • 選擇合適衣物:選擇輕便、柔軟、易於穿脫的衣物,尤其考慮到患者可能經常需要進行醫療檢查。
  • 溫度控制:根據季節和室內溫度調整衣物的厚薄,保持患者體溫舒適,不用刻意穿太多或穿太少。
  • 皮膚保養:選擇對敏感或受治療影響的皮膚溫和的衣物材質,甚至因患者常在醫院,需要多擦乳液保持皮膚不脫皮。

住:安全與舒適的居住環境

  • 安全措施:確保居住環境安全無障礙,如安裝扶手、確保光線充足、移除地板上的障礙物。
  • 舒適的空間:保持居住環境清潔舒適,考慮使用空氣淨化器和調節適宜的室內溫度。
  • 私人空間: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的私人空間,讓他們可以休息和放鬆,不需要24小時都要照顧著對方。

行:就醫與外出安排

  • 就醫治療:安排順暢的交通方式到達醫院或診所,考慮預約專車或使用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
  • 日常外出: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和醫生的建議,規劃日常外出活動,並確保外出時有足夠的休息和必需品。
  • 緊急情況準備:為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準備計劃,如保持一個緊急聯絡人名單和攜帶必要的醫療訊息。

癌症患者飲食與營養補充品建議

營養對於患者來說就是第二個生命,足夠的營養才能對抗一系列的化療過程。因此務必提供均衡的飲食給患者,包括充足的蛋白質、健康的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等。同時可根據患者的口味和偏好,調整食物的種類和烹調方法。此外,也可利用營養保健食品來補充患者食慾不佳時不足的營養。

要特別注意的是,每一位患者的癌症屬性不同,切勿隨意跟風吃他人推薦的營養品,或是看見哪種保健食品很有口碑就購買來吃,這些都有可能存在風險,建議一切都依照醫生的提醒來選擇。以下是一些具體的飲食建議和營養保健食品的選擇,幫助照護者為癌症患者準備合適的食物:

飲食建議

  • 高蛋白食物:

① 精選肉類(如雞肉、魚肉)和低脂乳製品。

② 豆類和豆製品(如豆腐、豆漿)作為植物性蛋白質來源。

③ 烹飪方式建議用煮、蒸、燉,避免過度油炸或燒烤。

  • 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① 新鮮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和富含抗氧化劑的水果。

② 如果患者有口腔潰瘍或消化問題,可選擇煮熟的蔬菜和水果泥。

  • 全穀類和纖維:

① 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健康。

② 適量食用,根據患者的消化能力調整份量。

營養補充品建議

  • 蛋白質補充品:

① 如乳清蛋白粉,適合肌肉量減少或食慾不佳的患者。

② 可以添加到奶昔、湯或其他食物中。

  • 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

① 包括維生素C、E、B群和鋅、鐵、鈣等。

② 應在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下選用。

  • 特殊營養食品:

① 如醫用營養奶或能量棒,適合無法正常進食的患者。

② 這些產品特別設計以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

  • 食物準備和儲存:

① 食物安全:確保食物新鮮,避免交叉污染,特別是生食和熟食

② 食物溫度:照顧患者的口感,根據個人喜好調整食物的溫度。

③ 食物儲存:適當保存食物,確保其新鮮度和營養價值。

陪伴癌症患者就醫治療細節

陪同癌症患者就醫是一個需要細心規劃和準備的過程,並非帶著患者去就醫這麼簡單而已,我們針對如何陪伴就醫制定一系列的步驟,讓患者在就醫期間獲得最佳的支持和照顧。

步驟 1:預先規劃

  • 預約登記:確保了解所有的醫療預約和治療日程,並將它們記錄在日曆上。
  • 交通安排:提前計劃如何前往醫院或診所,考慮交通工具、時間和路線。
  • 文件準備:準備所有必要的醫療文件,如健康保險卡或其他個人資料。

步驟 2:在醫院的準備

  • 提早到達:為了避免匆忙,提早到達醫院或診所,給自己和患者足夠的時間,不要讓患者感到慌張焦慮。
  • 事前提問:準備一份問題清單,涵蓋所有想要問醫生的問題,以及患者的任何症狀或疑慮。

步驟 3:積極聆聽參與

  • 醫生會診時的陪伴:在醫生會診時陪同患者,並積極參與討論,記錄醫生的建議和指示。
  • 提出患者疑慮:在必要時為患者發聲,確保他們的問題和擔憂被聽見和解決。

步驟 4:確認後續追蹤

  • 確認治療計劃:確保自己和患者清楚理解治療計劃,包括藥物、治療流程和任何生活方式的改變。
  • 記錄和整理:整理會診中得到的所有資訊,並將其保存在手機或記事本,以避免忘記。

步驟 5:情感支持

  • 給予患者安慰:在整個就醫過程中,提供情感上的關愛,讓患者感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並適當的給予肢體的安慰與接觸。
  • 鼓勵正面溝通: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供積極的反饋和鼓勵。

癌症患者的精神心理支持

癌症患者的精神與心理健康是一切治療的火車頭,無論癌症患者是屬於消極放棄型,還是積極對抗型,心理健康會因著情緒壓力而有所轉變,因此,從一開始的照護就需要支持著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以下提供幾種方式來幫助照護者能有效陪伴患者:

專注傾聽、真誠同理

  • 傾聽:給予患者充分的時間讓他們來表達自身的感受和擔憂,無需急於給出建議或解決方案,默默的陪伴也是一種愛。
  • 同理心:放下手機用同理心來回應患者的感受,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鼓勵患者發洩情緒

  • 情感發洩:鼓勵患者透過談話、寫日記、藝術創作或其他形式表達他們的情感。
  • 情感認可:確認並接受患者的情感,無論是恐懼、憤怒、悲傷還是希望,都是他們經歷中正常的一部分,不要輕易對他們指責。
  • 放鬆技巧:介紹放鬆和壓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輕度運動。

提供癌症知識教育

  • 癌症教育:提供關於癌症及其治療的準確資訊,幫助患者理解他們的狀況,減少猜想、迷思、不確定性和恐懼。
  • 資源指引:讓患者知道有很多人跟他一樣,正在學習如何戰勝疾病,透過相關癌症資源可以找到許多支持,包括醫療、法律和財務資源。

建立穩固支持系統

  • 家庭和朋友:鼓勵建立一個穩固關愛的支持網絡,包括家庭成員、朋友和同事。
  • 團體和社群:推薦患者參加癌症支持團體或社群,與經歷相似情況的人共享經驗和感受。

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 心理諮商:如果需要,推薦患者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心理師能提供專業且有效的傾聽與支持,並針對患者的狀況提供適合的協助,引導患者改善焦慮,患者也能在隱私的環境下,安心傾訴自己的種種情緒與擔憂。

💡如果你很想嘗試心理諮商,但對於去到實體機構進行諮商感到不自在、或和心理師面對面諮商交談會感到不安,或是有社交障礙或身體疾病而難以離開家門的狀態👉️圈圈心理平台遠距諮商全新服務上線,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在照顧癌症患者的道路上,我們不僅僅是在照護他們的身體機能,更是在守護他們的心理。這是一段「全人全心,由裡到外」的旅程,雖然這條路充滿疲憊和挑戰,但當我們看到患者逐漸康復,那些疲憊和艱辛終將羽化成滿足和喜悅。

二、照顧者角色的定位與責任

在癌症照護的過程中,照護者往往對自己的角色有著不切實際的期望。許多照護者認為自己是患者的「拯救者」,期望藉由無限的付出能夠讓患者康復,甚至很害怕自己可能漏掉哪一部分的照顧,導致患者錯失好轉的機會。然而,這種過高的期待往往導致照護者自身精疲力竭,甚至有可能損害到自己的心理健康。

而照護者往往可能會陷入以下幾個照護的心理陷阱:

  • 救世主情結(Savior Complex):

這是一種心理現象,指某人認為自己有責任和能力拯救或幫助他人,尤其是在對方遇到困難或挑戰時。這種心態可能源於對被需要和重要的深層需求,或是對控制和影響他人生活的渴望。

  • 同理心疲勞(Empathy Fatigue):

當照護者過度同情和共情患者時,可能會出現情感耗損。因為他們將太多精力投入到感受和體驗患者的痛苦中,忽視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 無助感和控制需求:

面對患者的病痛,照護者可能會感到無助和焦慮。為了減少這種感覺,他們可能會試圖透過成為「拯救者」來尋求控制感,從而誤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完全改變患者的狀況。

  • 角色認同與界線問題:

在照護過程中,照護者可能會過度認同自己的角色,並將照顧患者與個人價值和成就感緊密聯繫起來。這可能導致界線模糊,使照護者難以區分自己的需求和患者的需求。

既然如此,該如何在這當中拿捏界線呢?該如何避免自己掉入錯誤的角色期待?如何建立與患者正確的情感連結呢?

以下我們製作一個具體清楚的表格,說明正確與錯誤的情感連結:

情感連結的類型

正確的情感連結

錯誤的情感連結

同理心

理解並關心患者的感受,但保持一定的情感距離。

過度共情,將患者的痛苦視為自己的痛苦。

支持方式

提供積極的鼓勵和實際的幫助,但尊重患者的自主性。

過度保護或試圖控制患者的決定和行為。

情感投入

關心患者,但明白自己的角色和限制。

情感過度投入,忽略自己的情緒需求和感受。

界線設定

明確劃分個人與專業界線,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

界線模糊,將患者的問題與個人生活混為一談。

情感表達

適當表達關懷和同情,但保持專業態度。

被患者情感影響,過度情感化,導致失控的行為。

自我照顧

以自我照顧為優先,敏銳覺察自己的心理負荷。

忽視自身的情緒與壓力,將焦點專注於患者身上。

綜合上述,照護者雖責任是為患者提供愛、關懷和實際的幫助,但為了長久抗戰的照顧品質以及自身的健康,應該努力達到表格中「正確的情感連結」列所出的標準,並避免陷入「錯誤的情感連結」的情況,使自己能長長久久的成為患者的堅強後盾,同時保持自己的空間與身心健康。

在這段漫長艱辛的照護旅程中,我們想對所有勇敢的照護者說聲辛苦了!因有你堅強的守護,才能讓患者勇敢面對未知的挑戰。但在這份付出與奉獻的背後,請別忘了好好照顧自己,你的健康與幸福同樣有人在意與關愛,只有保持自身的健康,才能更好、更長久地支持你所愛的人。

💡想知道關於癌症照護者可以使用的資源嗎?請點選:「癌症照護:癌症資源、癌症補助|癌症照護與策略一次看(下)

 

加入圈圈好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身邊有遇到「怪怪的人」嗎?你所要認識的思覺失調症

你是否曾在住家、工作附近或是大馬路旁,看到一些感覺怪怪的人?...

當悲傷成為常客:面對慢性悲傷的策略

在我們的生活中,悲傷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情緒。無論是失去一份工作...

什麼是焦慮症? 焦慮的面孔:識別日常生活中的焦慮症跡象

你是否曾在工作中感到緊張有壓力,卻告訴自己只是「普通的疲憊」...

身心健康革命:3個心理諮商在全人照護中的角色

在現今快節奏的社會中,健康已經成為我們最寶貴的資產之一。然而...

在人際關係中曾經感到被忽略嗎?關於「職場隱形人」的心理成因與調適之道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置身於人際關係的迷...

【觀後心得】拖延的理由千千萬萬,你是哪一類?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聽到許多人在開始做事前常常糾結許久,或找很...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