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者的心理在想什麼?

2023-06-24

性騷擾者的心理在想什麼?

2023-06-24

性騷擾者的心理在想什麼?

作者: 圈圈   4117

#MeToo 事件爭相報導,相信在這週的新聞媒體版面上,能夠感受到許多受害人陸續發聲舉報,範圍遍及政治界、學術界、藝文界及電視媒體圈,成為臺灣版的「Me Too」社會運動。 面對性騷擾,除了提倡保護知識外,我們更需要認知到常見的性騷擾者為何會有這些行為?他們的心理怎麼了?


 

閱讀這篇文章你會學到...

1.什麼是性騷擾?常見的性騷擾樣態?

2.是什麼原因會成為性騷擾者?

3.透過性騷擾他們想滿足什麼?

 

 

Me Too 」這個用詞最早是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自此之後,數百萬人使用了這一標籤來公開她們的不快經歷,其中也包括許多知名人士(出自:維基百科)。

而這股浪潮也在這近期延燒在整個台灣的娛樂圈,受害人陸續藉由社群媒體發聲舉報,範圍遍及政治界、學術界、藝文界及電視媒體圈,儼然成為臺灣版的「Me Too」社會運動。

其實,除了新聞媒體上所知道的公眾人物外,現實社會中許多的角落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性騷擾事件,根據 Youtube「故事探勘者」街訪民眾遭受性騷擾的親身經歷,調查發現,性騷擾不分男女,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

從影片中可以知道,當被問起性騷擾的過往,街訪路人提到前男友曾說交往原因,竟是「長得像喜歡的AV女優」還有女性上班族被男同事開黃腔被提醒後竟不知收斂還得寸進尺;也有男性說學妹因為孤單想要跟他要照片來自慰。

 

從這些案例中可以知道,其實性騷擾加害者的心理並非只想要「發洩性慾」,在騷擾的背後更是「權力控制」不只女性無法說出口,男性遇到時更加無助,但凡妥協一次,心裡的坎都有可能跨不出去

 

這些性騷擾者為何會有這些行為?他們的行為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深入了解,關於性騷擾者的心理到底在想什麼?

 

 

一、什麼是性騷擾?

 

 

 

性騷擾指的是以性別為基礎,對他人進行不受歡迎的性行為或言語的不當行為。這些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言語上的侮辱、嘲笑、威脅、冒犯或粗俗的笑話;無理要求或強迫他人參與性活動;不適當的觸摸、撫摸或身體接觸;對他人的性器官、身體部位或性行為進行不適當的評論或褻瀆;以及其他形式的性侵犯或性虐待。

 

性騷擾不僅發生在個人之間,也可能發生在工作場所、學校、社交場合或網絡空間中,無論是來自上級、同事、同學、朋友還是陌生人,性騷擾都是一種不道德、不合法且嚴重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性騷擾是以受騷擾者的感受為準則,而不是以騷擾者的意圖為準。即使騷擾者可能沒有惡意,但如果對方感受到不舒服、害怕或受到威脅,仍然可以被視為性騷擾。

 

總結來說,一切不受到歡迎的,與性別有關的言行舉止,讓被騷擾者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覺得被冒犯,被侮辱;嚴重時,甚至會不當影響被行為者正常生活之進行,或人格尊嚴之損害,性騷擾就成立。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性騷擾樣態?

 

 

 

 

一、不受歡迎且違反對方意願之「言詞」:

  • 開黃腔。
  • 評論身材、長相並給予不當稱呼,如「波霸」、「洗衣板」。
  • 嘲笑性別特質,如「娘娘腔」、「男人婆」等稱謂。
  • 探詢他人之隱私、性傾向、性生活等。
  • 談論自己的性隱私、性生活等。
  • 發表歧視同性戀之言語。
  • 將一般談話內容「情色化」等。


二、不受歡迎且違反對方意願之「行為」:

  • 在擁擠的公車或捷運上,故意摩擦下體。
  • 趁人不備時,襲胸或摸臀。
  • 故意碰觸、撫摸對方身體。
  • 色瞇瞇盯著對方身體、偷窺、偷拍、展示裸露身體、展示色情圖片、利用職權或機會,脅迫對方提供性服務,如:神棍以改運為名,脅迫信徒發生性行為。
  • 因對方拒絕提供性服務,阻撓或剝削對方取得應有權益,如:房東追求房客不成,無故中止租賃契約。


三、利用各種媒體,散播他人與「性」有關之私密資訊:

  • 散發黑函,傳述有關他人之性器特徵。
  • 於網路討論版,討論他人之性偏好。
  • 利用手機,散發有關他人之性生活之訊息。
  • 於廁所、黑板、佈告欄塗鴉,描述他人之性隱私


四、不受歡迎且違反對方意願之過度追求或暴力分手:

  • 過份追求或不當追求,如:死纏爛打、跟蹤糾纏、持續以電話或電子郵件追求等。

 

 

而這些行為,只是一些常見的性騷擾樣態,實際情況可能更加多樣化,無論何種形式,性騷擾都是一種不道德、不合法且嚴重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

 

 

二、哪些心理因素可能使人成為「性騷擾者」

 

那為何性騷擾者明明知道做出這些行為是犯法的,但還是會想繼續在做呢?這可能與他們成長及人格塑照的背景有極大的關聯,以下是我們整理出可能會成為性騷擾者的心理原因:

 

 

 

一、權力和支配欲望:

性騷擾者可能渴望操控和支配他人,並將性騷擾作為一種手段來展示他們的權力和控制能力,同時可能因為自身性慾的驅使,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從而對他人進行性騷擾,通過性騷擾來滿足自己的性需求或獲得性快感。

二、社會文化及自我中心:

某些社會和文化環境可能對性別角色和性行為有刻板印象和錯誤觀念,這些觀念可能鼓勵男性對女性進行性騷擾,將其視為男性性能力和優越性的體現。

還有另外一群人缺乏對他人的尊重和同理心,無法意識到性騷擾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和不適,沒有意識到別人的感受和界限,以自我為中心地行動。

三、早期童年經驗與模仿:

一些研究表明,性騷擾者的行為可能與早期童年經歷有關,這些經歷包括遭受性虐待、其他形式的虐待、忽視以及家庭暴力等不良經歷,這些不良經歷可能對性騷擾者的自我認同和情感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增加他們在成年後對他人進行性侵犯的風險。這種影響可能導致他們對性行為產生扭曲的認知和態度,以及對他人的邊界和權益缺乏尊重。

👉️ 延伸內容: 影響你一生的家庭四模式 | 認識原生家庭的束縛 免費觀看線上課程,加LINE輸入關鍵字再獲得課程簡報PDF檔

四、欠缺性教育與意識:

加害人的成長過程中,可能缺乏適當的性教育和意識,導致對性騷擾的嚴重性和錯誤性沒有充分的認識,他們可能對於他人的感受和界限缺乏理解,對性騷擾的嚴重性和後果缺乏認識,導致進行不當的行為。

五、心理問題和情感困擾:

一些性騷擾者可能有心理問題或個人困擾,如自卑感、情緒問題、控制困難及精神疾病患者等,這些問題可能導致他們以不適當的方式與他人互動,包括進行性騷擾行為。👉️延伸閱讀:心理諮商真的有用嗎? 跟著心走,堅定的踏出第一步!

 

這些因素並不為性騷擾者的行為提供任何合理的藉口或辯解,無論是出於衝動、社會化因素還是個人心理問題,性騷擾行為都是不道德、不合法且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行為,對性騷擾者來說,重要的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並積極尋求改變和糾正。








三、透過性騷擾他們想滿足什麼

當性騷擾者從事性騷擾行為時,他們期待能滿足自己的心理狀態和生理需求,這與上述所說的構成原因及心理特徵和背景有關。

第一:他們渴望滿足擁有權力。

性騷擾者可能渴望在權力和支配的關係中獲得滿足感,他們可能享受對他人施加影響力和控制力的感覺,透過性騷擾行為,他們可以將受害者置於弱勢地位,從而滿足他們對權力和支配的渴望。例如:一個上司對下屬進行性騷擾,如果下屬反抗可能就進行職務欺壓,藉由這種行為來展示自己的支配地位並享受擁有權力的感覺。

 

第二:他們渴望滿足自我肯定和自尊的需求。

性騷擾者藉由性騷擾行為期望獲得他人的認可、讚美和注意力,以填補他們內心的自我價值感缺失,並提升自己的自我肯定感和自尊心。透過性騷擾的行為活在認為自己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感受中,例如:一個男性對同事進行性騷擾,希望得到她的注意和稱讚,以提升自己的自尊心。

 

第三:他們渴望滿足自身的情感與心理問題。

性騷擾者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出現某種心理與環境程度的缺乏,可能面臨著自我認同的困擾、情緒問題或心理創傷,通過性騷擾行為,他們試圖轉移自己的不安和內心的痛苦,將焦點轉移到受害者身上,以獲取一種短暫的情感補償和掩蓋內心的不安。然而,這種補償是以他人的傷害和痛苦為代價的。

❤️如果你現在正有一些自身的心理困擾與議題需要協助: 圈圈心理線上諮詢不受時空的限制提供專家服務,了解哪些心理師線上服務中:篩選「可以預約」

 

值得注意的是,性騷擾加害者的心理特質未必與外表有關,形象體面、衣冠楚楚者也可能發生性騷擾行為,不能將外表和性騷擾行為聯繫在一起。

一些研究也發現,性騷擾者慣犯會持續犯罪之原因,在於加害人以認知到被害人的反應行為,且同時有掌握被害人行為的經驗,若被害人沒激烈反抗或消極反抗,甚至沒有報案,易使加害人容易繼續得寸進尺,一而再的侵害及騷擾被害人。

 

 

在社會中,雖然性騷擾是犯法且需要被杜絕的事,但這些性騷擾加害者,也是因為長期壓抑已久的心理問題,使他們走上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這更讓我們知道,就算在小的心理困擾也千萬不要忽視,多關照自己與他人、多留意親朋好友的身心狀況,都能讓我們成為這個社會安全防護網的守門人,保護更多人免於傷害與痛苦中。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觀後心得】拖延的理由千千萬萬,你是哪一類?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聽到許多人在開始做事前常常糾結許久,或找很...

睡眠知識解析!誰偷走你的睡眠?

每個人每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累積下來人的一...

強迫症症狀有哪些? 我有強迫症嗎?

嘿!你是否常常聽到同事對你說:「你是強迫症吧!」、「別這麼挑...

給兒童送禮物合適嗎 ? 用愛的五種語言澆灌孩子成長

給兒童送禮物合適嗎 ?想給自己最親愛的孩子最好的禮物,但關於對...

5款免費冥想APP推薦-冥想好處解析,讓你愛上冥想!

許多企業、名人開始推崇冥想減壓,而你一定也開始好奇,冥想真的...

好不習慣沒有他!該如何面對失去一段關係的痛?

人,是習慣的動物。無論在生活、家庭、職場、校園……當我們失去一...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