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知識解析!誰偷走你的睡眠?

2023-06-13

睡眠知識解析!誰偷走你的睡眠?

2023-06-13

睡眠知識解析!誰偷走你的睡眠?

作者: 圈圈   986

每個人每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累積下來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而且各項研究都指出睡眠不論是對身體、心靈健康都極為重要,更是一整天疲憊之後養精蓄銳的最佳時光,當大家都在倡導怎麼睡最健康的同時,你知道睡覺也有許多有趣的冷知識嗎?


 




 

閱讀這篇文章你會學到...

  1. 睡眠的冷知識
  2. 常見的睡眠迷思有哪些?
  3. 穩定的睡眠帶來哪些好處?
  4. 如果失眠會造成哪些壞處?

 

每個人每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累積下來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而且各項研究都指出睡眠不論是對身體、心靈健康都極為重要,更是一整天疲憊之後養精蓄銳的最佳時光,當大家都在倡導怎麼睡最健康的同時,你知道睡覺也有許多有趣的冷知識嗎?我們整理5個關於睡眠的「冷知識」讓大家可以從這些有趣知識中,了解睡眠的重要性。



1.睡前聞的氣味會成為當天睡眠的夢境

你曾遇過在睡前聞到某種味道,當晚就夢到這種氣味的經驗嗎?彷彿把現實延伸到夢境中,讓人感覺似曾相識,雖然目前夢的理解仍在備受討論與研究,但其實有不少人指出夢境就是人的潛意識,把日常清醒狀態時對人事物的想法幻作夢境暗示,也就是說夢境是潛意識的延伸。

 

2. 向左側睡有助於消化

由於我們的胃位於左側,因此左側睡有利食物消化,同時能減輕胃痛和胃食道逆流、火燒心的症狀。

 

3. 只睡5小時的女性更容易體重超重

比起每天睡7小時的女性,只睡5小時的女性更容易體重超重。 美國醫學研究指出,每天晚上睡滿7-8小時的女性最瘦,反而只睡3-5個小時的人,肥胖率比別人高出73%,一年可能胖5.7公斤。 專家也提醒,睡太久一樣會造成反效果, 睡眠超過十小時不僅會導致肥胖,甚至有血糖異常的情況產生。

 

4. 聽大自然的白噪音可以提升睡眠質素

白噪音是指在可測得的頻率範圍內,頻率保持一致的聲音,像是重複撥放海浪聲、雨聲等等。 外國有研究指出白噪音可以助眠與提升記憶力。 所以下次睡不著時可試就播大自然的白噪音如流水聲、雨聲或海浪聲試試看吧!

 

5.一個人睡,會睡得更好

這句話可能不小心戳中單身族的內心!對單身族來說可能無從比較,但如果現在就是與另一半一起睡覺的人應該多多少少會有感,這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人的生活作息不盡相同,加上睡眠習慣,有些人喜歡正睡、有些人喜歡側睡、有些人會打呼、有些人會磨牙、有些人甚至會搶棉被,太多生理習慣上的不同需要配合,反而一個人睡可以最自在,當然也會睡得更好。




而除了睡眠的冷知識外,你知道嗎?

 

根據世界睡眠協會指出,睡眠問題已經構成全球性的流行病,威脅著全世界將近一半人口的健康和生活品質。

 

台灣人光是一年就要吃掉超過 9 億顆安眠藥,把這些藥排起來可以環島十二圈,用藥人口超過 425 萬人,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安眠藥吃最多的國家,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幾乎每 5 人就有 1 人深受失眠之苦,台灣早已成為失眠之島。

 

大家都想要好好睡上安穩的一覺,面對無法睡覺的痛苦,想盡各種方式想要讓自己有一晚好眠,因而在坊間出現許多錯誤的睡眠的迷思,如果沒有釐清可能會讓我們信以為真,甚至嚴重影響我們身體機能的運作。

 

一、常見的睡眠迷思有那些?





  • 睡前「喝酒」可以幫助入睡:

 

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雖然酒精可以產生鎮靜和嗜睡的效果,但它實際上會影響睡眠的質量。酒精會干擾睡眠的不同階段,導致淺眠、頻繁醒來和減少REM睡眠,這可能會使你在整個夜晚無法獲得充足的休息。



  • 睡前「數羊」可以幫助入睡:

 

這是一個常見的入睡技巧,但其實並沒有科學依據。數羊的動作可能有助於轉移你的思緒,但它不能直接引導你進入睡眠。使用其他放鬆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放鬆練習,可能更有效幫助入睡。

 

  • 睡前「運動」可以幫助入睡:

 

這是部分正確的觀念,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更好的睡眠,但運動時間的安排是重要的。如果你在睡前不久進行劇烈的運動,身體可能還處於充滿能量和興奮的狀態,反而難以入睡。最好的做法是在白天或傍晚進行運動,以給身體充足的時間恢復平靜,然後再進入睡眠。



  • 「補眠」可以把睡覺補回來:

 

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雖然補眠可以短期內減輕睡眠不足的疲勞感,但它無法完全彌補長期的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累積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等。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穩定的睡眠習慣,每晚獲得充足的睡眠。



  • 「做夢」表示昨天有熟睡:

 

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事實上,做夢並不一定代表你有經歷過深度和質量良好的睡眠。深度睡眠是一個非REM睡眠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身體進入修復和恢復的狀態,對於身體和大腦的健康非常重要。然而,在深度睡眠階段中,夢境通常較少或根本沒有。所以,夢不是衡量昨晚是否有充分深度睡眠的唯一指標。





結論來說,錯誤的睡眠迷思可能使我們忽略了真正睡眠的知識與重要性,並可能對身體機能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應該基於科學和研究來瞭解睡眠,建立正確的睡眠觀念,並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以確保充足、質量良好的睡眠對我們的身心健康。



二、穩定的睡眠帶來哪些好處?

 


 

 

 

  • 提升「知覺」功能性:

充足的睡眠和穩定的睡眠模式有助於提高認知功能,包括注意力、專注力、學習和記憶能力。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大腦整理和儲存信息,提升學習效果和工作表現。

 

  • 增強「情緒」穩定性:

 

穩定的睡眠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或不規律的睡眠可能導致情緒波動、焦慮和抑鬱。充足的睡眠有助於平衡神經系統,維持情緒的穩定性,提升心理健康。

 

  • 保護身體「免疫力」:

 

穩定的睡眠對免疫系統有正面影響。睡眠不足會降低免疫功能,使身體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襲。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降低患病風險。

 

  • 促進「恢復與代謝」:

 

睡眠是身體修復和恢復的關鍵時間。穩定的睡眠模式有助於促進肌肉修復、組織再生和激素分泌的平衡。這對於身體的健康、代謝調節和疾病預防非常重要。

 

  • 保護「自身的安全」:

 

睡眠不足會降低注意力和反應時間,增加事故和意外發生的風險。穩定的睡眠可以確保精神狀態的穩定,提高專注力和反應能力,有助於減少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件。




有品質的睡眠可為我們身體與心理帶來極大的益處,不僅幫助我們有更好的精神產生工作上的行動力,更能讓我們在心理上保持愉快及輕鬆的心情,鼓勵你我都要一同戒除熬夜習慣,讓身體擁有足夠的修復時間,維持穩定的身心健康。

 




 

 

三、失眠會造成哪些壞處?

 

「美兆健康大數據」累積十年的健康問卷調查,發現排名前三名的小毛病,十年來都圍繞著「肥、累、眠」三項。其中有關睡眠的數據,發現國人不易入睡的比例從2014年的12.78%變成2022年的26.81%。

 

由於現代人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再加上經常外食的關係,造成身體長期處於疲累狀態,人們身處步調快且高壓的環境,睡不好、晚睡等睡眠問題越來越嚴重,根據亞洲睡眠協會調查指出,台灣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為失眠所苦,更有高達八成的中年人有睡眠障礙,顯示許多人台灣人有睡不好的困擾!(引用來源:良醫健康)



長期的失眠會對身心健康和日常功能產生負面影響,以下是失眠可能造成的5種壞處:






  • 疲勞和低能量:

 

睡眠不足或質量不佳會導致身體感到疲勞和缺乏能量。這可能影響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和工作效率,使你感到無法集中注意力或容易疲憊。

 

  • 情緒和心理問題:

 

失眠與情緒和心理問題密切相關。長期失眠可能引發焦慮、抑鬱、情緒不穩定和憂慮等問題。睡眠是恢復和調節情緒的重要過程,缺乏足夠的睡眠會對情緒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

 

  • 記憶和認知問題:

 

睡眠對於記憶和學習至關重要。失眠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維迟缓等認知問題。長期睡眠不足還可能增加患上認知障礙和記憶喪失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免疫功能下降:

 

睡眠是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所必需的。失眠可能削弱免疫功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害。研究顯示,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感染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 身體健康風險增加:

 

失眠與一系列身體健康問題有關聯。長期失眠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風險。失眠還與慢性疼痛、消化問題和性功能障礙等問題相關。



 

失眠不只是睡不著那麼簡單,缺乏充足的睡眠不但容易因精神不濟而導致意外事故,一旦長期失眠可能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記憶力減退等諸多健康隱憂,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重視自己失眠的問題,提早改善與治療。

 


 

然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嘗試與調整,使自己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獲得改善。若你的失眠狀況已經越加嚴重,且影響到生活與工作,我們非常建議你尋求專業的醫生或睡眠專家的幫助。

 

若你想要找回自然入睡的生活方式,並從中理解大腦及睡眠的運作機制,同時運用科學助眠療法來改善失眠狀況:

  • 可以加入圈圈心理官方LINE@輸入「失眠掰掰」,就可以獲得『好睡眠5方法-利用感官助眠法找回你的高品質睡眠』PDF檔
  • 還能領取 誰偷走你的睡眠?從居家開始幫助自己遠離失眠困擾(原價1,800元) 的睡眠課程折扣碼(課程折扣碼只到10月30日喔!),在課程中由睡眠專家莊惠珺臨床心理師陪伴你從居家開始幫助自己遠離失眠困擾。
  • 圈圈心理官方LINE@ ID:@235doroe

點選網址加入好友   https://lin.ee/Q2yDgDR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家庭暴力一次看(下)有哪些管道或資源,可以幫助我?

上篇我們提到關於家庭暴力的相關知識,讓許多人能一次了解家暴的...

在人際關係中曾經感到被忽略嗎?關於「職場隱形人」的心理成因與調適之道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置身於人際關係的迷...

遠離他人的期待:4步驟重新喜歡自己的人生自由式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經常發現自己被他人的期望所左右,不論是在...

長照照護與陪伴,長照路上的你並不孤單|長照補助、政策、心理一次看(上)

在這個醫療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時代,那些曾經撐起整個家庭的長輩,...

放完過年年假,為什麼卻有點焦慮、快樂不起來 ?所謂的放假休息其實深藏著龐大的雜訊

過年會感受到焦慮? 心理雜訊是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累積,可說是一...

別再說青春期愛打扮不好了!用5種方法陪伴孩子發展身體意象

處於青春期中的孩子常常會花很多時間在打扮上,這讓很多家長感到...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