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管教工具箱:5個實用技巧幫助你優雅育兒

2024-02-25

正向管教工具箱:5個實用技巧幫助你優雅育兒

2024-02-25

正向管教工具箱:5個實用技巧幫助你優雅育兒

作者:圈圈心理   1393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我們與孩子的溝通及教養,變得越來越複雜。許多人在與孩子或學生的互動中經常遇到溝通障礙,甚至發生爭吵,往往在情緒激動時難以保持冷靜。面對孩子的頑固、反抗或情緒爆發,許多家長和老師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回應與安撫,以致於在教養和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壓力和挫折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我們與孩子的溝通及教養,變得越來越複雜。許多人在與孩子或學生的互動中經常遇到溝通障礙,甚至發生爭吵,往往在情緒激動時難以保持冷靜。面對孩子的頑固、反抗或情緒爆發,許多家長和老師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回應與安撫,以致於在教養和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壓力和挫折感。

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五種實用的正向教養技巧,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學校裡,我們相信當應用這些技巧時,能讓你在育兒的道路上更加從容不迫,找回教養的樂趣與自信,還能夠建立與孩子或學生更健康的溝通關係,學會傾聽孩子的感受,運用正向教養的理念與精神,找到帶領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優雅育兒的理想,創造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環境。

(👉️延伸閱讀:從權威到尊重:正向管教的理念與實踐

5個實用的正向教養技巧

在育兒和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常見的挑戰,往往是基於用自己的視角來評價和反應孩子的行為,忽略了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事情。這種落差通常經常導致溝通障礙,以及對孩子行為的誤解和不當處理。

許多家長或老師難以改變自己的眼光,因為他們深受原生家庭或傳統教養觀念的影響,認為孩子應該完全遵從成人的指導和期望,缺乏對孩子獨立人格和情感需求的認識和尊重。

因此,改變看待孩子的觀念,就是從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角度出發,是正向教養的核心之一。這個技巧幫助我們知道,其實孩子和成人一樣,是有自己情感和需求的獨立個體。他們的行為和反應是在與周遭世界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和適應的結果,而不僅僅是對權威的服從或反抗。

而藉由練習這項技巧,可以為家長和孩子或學生帶來更好的改善。第一,讓孩子感受到了來自家長或老師的理解和尊重,使自己更願意開放和分享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其次,當孩子的需求和情感被認真對待時,他們更有可能以積極的方式回應家長的要求,有助於減少衝突和抵抗。

簡單來說,改變看待孩子的觀念,是踏入正向教養的第一步。提醒我們每個成人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接納和理解孩子,使自己在日常的教養或教育實踐中,有更加正向和親密的互動。

這個方法的根本原因在於,家長或老師們常常用自身的經驗和期待來評判孩子的行為,缺乏對孩子內在動機和情感狀態的同理。在這樣情況下的溝通和處理方式,很容易導致孩子的抗拒和反彈。

因此,深入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能夠讓我們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背後可能隱藏著未被滿足的需求、未能有效表達的情感,或是對周遭環境的反應。藉由找到內心深層次的原因,家長或老師可以更加精準地提供支持,幫助孩子學會更健康的表達方式和應對策略。

當孩子感受到成人正努力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時,他們更有可能開放心扉,與家長建立起基於信任和理解的溝通橋梁。其次,也促使家長或老師們從根本上考慮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行為糾正上,讓孩子的行為和情感有更健康的發展。

(👉️延伸閱讀:5個教養地雷你踩倒幾個?關於家長親子教育必須知道的事

在傳統的育兒觀念中,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或老師往往期望孩子能立即認錯並表達歉意。然而,這樣的要求往往忽略了孩子處理情緒和認識錯誤的過程,導致他們在壓力下僅僅是做出形式上的道歉,而缺乏真正的反思和學習。

許多家長和老師難以放棄這種「立即認錯」的要求,是因為他們可能缺乏對孩子情緒發展和認知過程的理解。但正向教養的核心是——不要求孩子必需立即認錯,重點在於時間,等到孩子消化情緒且真正理解後,運用引導的方式讓他們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在哪裡。家長們必須意識到,孩子與成人一樣,需要時間來處理錯誤和後果,並藉由自我反思來達到真正的悔改和學習。

運用這個技巧,可以明顯的改善家長與孩子間的互動。首先,它可以減少孩子因為害怕懲罰或被斥責,而產生的防禦性反應,使孩子能更開放和誠實的溝通。其次,給予孩子自主處理錯誤的機會,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自我認識、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這個方法也強化孩子的內在動機,使他們對錯誤真正理解,以及認同需運用正確的方式來改變,而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大人們道歉的表面要求。

許多家長和老師會發現自己難以在「堅持原則」和「表達愛意」之間找到平衡。這往往是因為,在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或挑戰時,大人們可能會不自覺地採取過於嚴厲或或過於寬容的態度,一來是因為擔心過度溺愛孩子,二來是因為想要迅速解決問題。而長久下來,這種溝通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感到被忽略或壓抑,無法有效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練習建立堅定溫柔的溝通模式,正是為了幫助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健康的平衡點。這個技巧的關鍵在於同時展現對孩子的愛和對規則的堅持,通過溫和但堅定的方式表達期望,讓孩子明白,雖然他們的行為可能是不可接受的,但他們作為人是被愛和尊重的。這種溝通模式鼓勵開放和誠實的對話,幫助孩子學會如何以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運用這個技巧,能夠讓彼此擁有更強的情感聯繫,因為孩子感受到了成人的理解和支持,會有機會更有可能開放自己,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次,這種溝通模式會建立一種安全感與界線感,使家長和孩子能夠共同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促進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育兒中常見的難題是,家長們往往出於對孩子安全和發展的關心,傾向於「做出所有自認是為孩子好的決定」,而未能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意見和選擇。這種做法可能源於成人擔憂孩子尚未具備做出合理決定的能力,或是擔心孩子的選擇會導致不良後果。

然而,自私的不給予選擇的做法,往往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控制感和自主性被剝奪,也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和決策能力有負面的影響。

選擇賦予孩子控制感,是一種有效的正向教養技巧,鼓勵家長和老師能刻意改變自己的做法,更加尊重和支持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這種技巧的核心在於,只要在安全和適宜的範圍內,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讓他們參與到日常決策中來,無論是選擇穿什麼衣服,還是決定進行哪種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做出選擇,還能夠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藉由運用此技巧,孩子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決策和承擔後果,這對於他們未來成為能夠獨立思考和行動的成人有直接的關聯。

(👉️延伸閱讀: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如何培養孩童健康之心理

在實踐正向教養的旅程中,我們必須記住,改變和成長需要時間,不僅對我們自己,對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在學習和適應新的行為模式時可能會遇到困難,這是成長的一部分,但這並不意味著正向教養的方法有誤,或是我們的努力白費。

因此,即使在面對挑戰和看似無法立即看到成果的時刻,我們也不應該將壓力轉嫁給孩子,或是對自己的努力失去信心。相反,我們應該繼續用愛、耐心和堅定的態度來支持孩子,溫柔地堅持我們的教養理念。相信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的堅持和努力將會開花結果,優雅育兒的美好景象也終將出現在我們面前。

【推薦課程】給父母的親職課 | 幼兒發展認識早,育兒路上不苦惱(優惠價1,190元)

現代父母育兒比起從前更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尤其在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階段,擔心煩惱特別多,一方面看孩子像一張白紙,大人給什麼他就吸收什麼,另一方面每個孩子有他天生的性情,對別人家孩子有效的教養方式,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就不一定可行。因此,就讓心理學專家告訴您,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教導您靈活運用可操作的教養觀念,讓育兒路上的您不再苦惱。

 

加入圈圈好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該如何和青少年談性說愛?4個家長必知重點步驟

你是否曾經在電腦記錄裡發現孩子偷偷瀏覽色情網站,或者感覺孩子...

長照照護與陪伴,長照路上的你並不孤單|長照補助、政策、心理一次看(下)

上篇我們提到許多關於我國長照2.0的詳細服務,也理解許多時候不...

心理諮商是什麼? 心理諮商有用嗎?一篇文帶你認識心理諮商

在還未真正體驗心理諮商之前,許多人對心理諮商可能存在一些誤解...

鈍感力意思與如何培養 : 建立你心理的「鈍感力」,包容自己的不完美!

鈍感力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

你會害怕承認錯誤嗎? 承認錯誤並不可恥!改變對錯誤的偏見

承認錯誤「道歉」是維繫彼此尊嚴與關係的重要方式,需要智慧精熟...

全家人都沒轍的「寄生」家人?關於家人的自處與調適策略

提及家人,你是否曾有印象新聞報導聽到的社會事件,某個家庭中的...

探索更多文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