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過年年假,為什麼卻有點焦慮、快樂不起來 ?所謂的放假休息其實深藏著龐大的雜訊
2023-01-30

2023-01-30
放完過年年假,為什麼卻有點焦慮、快樂不起來 ?所謂的放假休息其實深藏著龐大的雜訊
作者:圈圈 940
過年會感受到焦慮? 心理雜訊是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累積,可說是一種思考的慣性。一切所聽所聞、一切經驗,以及社會上的各種規則與常識……進入我們的記憶後,逐漸內化、進入潛意識,在不知不覺間主導我們的思考與行為。因此過年期間的囤積了許多雜訊,若不刻意清空,那有影響我們生命的導向。
過年是家人團圓的日子,但對某些媳婦來說卻不是如此。近日一位人妻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表示,過年是她的痛苦日,因為她從年假第一天就要打掃加拜拜,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9點,腰都無法打直,甚至還為了迎合婆婆對賢妻良母的期待,在家育兒變成自己眼中黃臉婆,不僅讓自己時常和老公吵架,也對自己不斷需要去迎合婆婆的聲音的自己感到厭煩,這狀態持續3年,現在她終於覺醒,於是跟老公提離婚,她認為:「我自己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一份過的去的薪水,買房子的錢沒跟婆家拿過,我從出生到大也不是婆家養的,為什麼我要當免費傭人,為什麼總是要聽婆婆的來決定我要活成什麼樣子?」
對華人而言過年假期是象徵團圓的重要節期,就連各行各業的服務業都會為了這天提早關門讓員工們早點開心回家圍爐過好年,但常常我們在社群平台上看見的是滿滿的圍爐文、除夕團圓照,而透過引言所分享的例子,可以知道這些美好的背後或許是一個身為媳婦在過年角色當中的噩夢與痛苦,為了配合婆家的習俗與每個家人的愛好口味,常常在準備這些的過程中是累到無法開心地吃飯了,最後還要陪笑來讓全家人在圍爐這天有個美好的句點....
而初二回娘家的孩子與社青可能存活在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狀態」,好久不見得親戚們開始瘋狂詢問各位孩子的近況,孩子讀哪間學校好、這間學校哪個科系好、還是軍公教有保障、還是穩定的待下去對你未來升遷更加分.... 等等之類的問題,這些長輩自以為是的關心,往往讓我們喘不過氣之外也讓我們很多時候錯亂到不知道應該先去回應哪一位親朋好友了吧~
過年累積的龐大的雜訊,是否有讓你懷疑自己呢?
在春節假期對許多人而言最不缺的應該就是「疑問」了吧?好像我們就正處在面試新公司的緊張現場,四面八方的建議毫無留情的撲向我們而來,為了不讓家人為難、及傷害親戚間關係的和睦,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違背自我的想法,採取認同了他們的觀點,說服自己的自我信念相信他們是對的。
而令人緊張的是,如果每一年在經歷過年時,我們都因人云亦云的過程,擺動自我核心的想法與價值觀,那代表我們可能還欠缺消化心理雜訊的能力.....
心理雜訊是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累積,可說是一種思考的慣性。一切所聽所聞、一切經驗,以及社會上的各種規則與常識……進入我們的記憶後,逐漸內化、進入潛意識,在不知不覺間主導我們的思考與行為。因此過年期間的囤積了許多雜訊,若不刻意清空,那有影響我們生命的導向。
長輩們每年一次的中肯建議雖然聽起來很受用,但還是要回歸「你想的是什麼?」、「你期待自己活成什麼樣子?」有了足夠堅定的立場後,規劃自己的方向與道路,無論別人給予怎樣的意見,都不要放棄去尋找真正的自我。
當我們選擇了一段自己認為對的人生路程後,你可以把需要檢討改進的評斷,放在行為的本身,而不是否定全面的自我,就能讓自己的內在,產生很大的改變,並且建立起有自信的信念。
你需要的不是別人的肯定,而是自我的肯定,覺察雜訊就是看清楚自己究竟在渴望什麼,在抗拒什麼。接著,就能理解、接納包含好或壞的自我,並體驗「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放下心中大石,從此在未來任何假期中,也能從容以對過著輕鬆回應的自在人生。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過馬路等紅綠燈時,是不是不自覺地就把臉書打開滑啊滑?上廁所時...

你是否在常常會覺得自己辛勤工作、不懈努力,卻似乎始終無法突破...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我們與孩子的溝通及教養,變得越來...

每天晚上,當大部分人準備進入夢鄉時,有些人卻陷入了一個看似無...

對於過年期間,長輩詢問有關轉職或找工作的問題,解決的方式一在...

性,是人類生理與關係的一大部分,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有著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