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表達的兩大模式:你是熱炒鍋還是悶燒鍋?
2025-01-08

2025-01-08
情緒表達的兩大模式:你是熱炒鍋還是悶燒鍋?
作者: 轉化幸福教練符愛鈴 752
文章探討了兩種典型的情緒表達模式:熱炒鍋情緒(快速爆發,易引發人際衝突與自責)與悶燒鍋情緒(長期壓抑,危害心理與身體健康)。提出透過三帖內服藥(自我覺察、冷靜分析、明確需求)與三帖外服藥(清楚描述事實、表達感受、說出需求),幫助健康表達情緒,促進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的改善。
在這篇文你會學習到
- 熱炒鍋情緒:快速爆發的影響與改善方法
- 悶燒鍋情緒:壓抑的危害與解決之道
- 情緒管理的六步驟,讓你做情緒的主人
—------
生氣的時候,你的情緒是迅速爆發,還是默默壓抑?
一起來看看當你生氣時,下面那個圖片比較像你呢?
不爽 -> 很不爽 ->爆炸(超級不爽)->炸完別人後就愧疚
悶 -> 壓抑 -> 自爆後(遷怒他人或身體健康出狀況) -> 自憐或自責
很多人在表達情緒時,常常發生兩種極端表現,一種是像熱炒鍋的情緒大爆炒,另一個是像悶燒鍋的情緒壓抑。這篇文章將介紹情緒管理技巧,幫助你了解『熱炒鍋』式爆發與『悶燒鍋』式壓抑這兩大情緒表達模式,以及如何採取健康方式處理憤怒。
這兩種的情緒模式是如何流動呢?
|熱炒鍋情緒:快速爆發的影響與改善方法
熱炒鍋情緒模式常見於快速爆發的情境,如同炒菜時,火侯必須開的很大,例如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情緒會迅速升溫,從不爽到快速爆炸,因為情緒只要有點火苗就直接宣洩,威力之大。這樣的情緒爆發雖然能短暫宣洩壓力,但長期下來會對人際關係造成影響,別人就不敢接近,或其他人在這樣的人面前也不敢說真話,當事人其實會感受得到,所以也不見得好過,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衝動,情緒發洩後有的人也會自責,懊悔自己沒能控制好情緒,這樣的狀況不僅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的困境,也讓周圍的人感到不安,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自我認同的問題以及外部關係的疏離。
|悶燒鍋情緒:壓抑的危害與解決之道
悶燒鍋情緒模式則是另一種極端,是習慣壓抑情緒地往內攻擊的。在東方社會成長下的我們,常常會害怕衝突,以和為貴的信念深深的根植在我們的血液裡,代表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而不敢表達。
這種情緒壓抑常見於害怕衝突的環境,雖然避免了短期爭執,但長期下來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在不斷地長期積累不好的情緒下,很像是悶燒鍋溫度一直保留在鍋內繼續緩慢加熱一般,這些被壓抑的情緒雖然沒有立刻顯現,可是經過長期隱忍慢慢就影響身心健康,形成很難突破的慣性模式,如此可能會引發頭痛、胃痛、免疫系統等身體不適,心理狀況不被看見,那就透過身體來更加的顯現引起我們的注意,有些人因為在外面隱忍太久,也很容易透過遷怒最親近的家人,來找到情緒的出口,所以家人也覺得莫名其妙,也傷害了彼此的關係,這樣處理模式不但無法坦誠表達內心感受,久而久之也會感到無助,覺得自己很委屈又可憐且不被理解,對家人發完脾氣在內心也會有更多的自責和懊悔。
|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做個完整的自己呢
無論是熱炒鍋式的爆發,還是悶燒鍋式的壓抑,最終的結果都會讓我們感到不快樂,影響與他人的關係,其實根本的原因是這些沒和自己的情緒真正連上線。
不想要這兩種情緒表達模式的話,首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希望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被他人理解嗎?」如果想要和自己以及外部建立良好的關係,那就先從處理與自己的關係當入口.
|情緒管理的六步驟,讓你做情緒的主人
這裡提供大家幾個學會表達情緒的小技巧:三帖內服藥+三帖外服藥。
內服藥,情緒來時首先要
- 情緒自我覺察 : 知道自己不爽了(是不爽還是難過),自己先看見
- 暫停+理由 :關掉火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問自己「我為什麼生氣」
- 要什麼:知道自己為何生氣之後,要思考「我要什麼呢?」,要看見在這件事情上,我想要得到什麼?
內服藥是為了先搞懂自己。
服完內服藥後,接著走到外服藥的行動三部曲,也非常簡單
- 清楚表達事實,描述發生了什麼
- 表達自己對事件的真實感受(情緒+理由)
- 明確說出自己的需求
透過這三步能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感受和想法,即使說出來後不見得得到你要的結果,可是透過真實的面對與說出內在的聲音,尊重自己的需求,是最珍貴的過程。
以上的步驟是生氣時核心處理流程,在複雜的情境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步驟,但能掌握上面三+三的步驟已經是邁向情緒健康的第一步了。
情緒管理是一門需要練習的技巧,不論是面對憤怒還是壓抑,我們都可以學習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掌握『三帖內服藥』與『三帖外服藥』的步驟,是提升情緒智商與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重要起點。
總之,想與他人建立好的關係連結,首先請打開你的5Gwifi,與自己的情緒連上線,感知當下的內心狀態,與自己的情緒好好對話,才能更好地與他人交流,達成彼此的理解。
我是轉化幸福教練EVA
提供課程以及一對一教練會談服務👉 前往預約
你可能還會想看
其他文章推薦

家中也是有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總是表現得相當強悍,清楚指令孩子...

離家出走、逃避、逃家等,在家庭關係中許多父母其實是以為自己是...

在還未真正體驗心理諮商之前,許多人對心理諮商可能存在一些誤解...

你是否經常感到情緒失控,即使在沒有明顯刺激的情況下,也會感到...

要如何調節情緒 ? 阿德勒相信,人該被「整體」地看待,當我們遇...

在職場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在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有可能要面...